摘要:該公司預測,可穿戴設備在今后5年將以平均42.6%的年增長率增長,2019年的出貨量將達到1.557億個。美國市場調查公司IDC發布報告稱,預計2015可穿戴設備的全球出貨量將比上年增長173.3%,達到7210萬個(英文發布資料)。該公司預測,可穿戴設備在今后5年將以平均42.6%的年增長率增長,2019年的出貨量將達到1.557億個。可穿戴設備的世...
發表日期:2016-09-24 | 文章分類:分析 | 瀏覽數:5724摘要:決定著新能源汽車行駛半徑的充電樁,建設數量卻遠低于新能源車的銷量,車主“里程焦慮”問題一直沒有徹底解決。面對充電樁的發展現狀,政府也在加大政策紅利,千億元市場級別的空間正逐漸打開。兩會期間,有關新能源汽車的討論再一次成了代表熱議的話題。而關于充電問題的討論,則是“熱中之熱”。下文是中國報告大廳小編整理的2015年我國充電樁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充電...
發表日期:2016-09-24 | 文章分類:分析 | 瀏覽數:5997摘要:朝陽產業一時的虧損并不能說明問題,出于開拓、培育和爭奪市場的需要,“燒錢”變得不可避免。問題在于,這些投資是否能夠帶來長期價值?這個問題的答案,在于盈利模式。與所有前沿產業一樣,智能手環正在掀起新一輪熱潮。如今,這個尚顯小眾的行業涌入了上百家廠商,在59元至2599元價位,銷售2000余款手環產品。然而其中絕大多數產品并未盈利——高端產品銷量有限,低檔...
發表日期:2016-09-24 | 文章分類:分析 | 瀏覽數:5510摘要:過去一年多,隨著政策推動和市場認知加深,新能源車產銷增長迅猛,開始由示范期進入發展期。但如何利用好此轉機實現“彎道超車”,自主品牌車企需要精神和能力的雙重自勵自強。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宮超“今年中國會超過美國,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電動車(新能源汽車)市場。”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在2015中國汽車論壇上如此斷言。過去一年來...
發表日期:2016-09-24 | 文章分類:分析 | 瀏覽數:5437摘要: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大概有12萬輛規模,但是充電樁只有3萬個。按國際上通常所要求的電動車與充電樁至少達到1:1比例或更高的配置標準,充電樁的數量遠遠不能滿足當前市場的需求。國家能源局制定的《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規劃》初稿里提到,到2020年,充電樁將達到450萬個;在上海,新能源車上牌政策有所調整--必須先安裝充電樁,才能免費上牌;在北京,公共充電樁...
發表日期:2016-09-24 | 文章分類:分析 | 瀏覽數:6297摘要:電動汽車的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屬于前所未有的大交叉跨界行業。因此,要實現電動汽車的真正產業化,就需要一個前所未有的大平臺來整合各種資源。在剛剛結束的法蘭克福創新與投資論壇上,來自銀行、電力、交通、保險、通信、材料界的各方嘉賓們一致認定:電動車作為未來最有可能改變我們生活方式的汽車,的確是最具跨界色彩的多元行業。雖然在整個新能源汽車領域里,還有氫...
發表日期:2016-09-24 | 文章分類:分析 | 瀏覽數:7196摘要:在13家充電樁企業年報中,從營業收入來看,許繼電氣營業收入83.59億元,遠高于其他企業,居首位;而和順電氣營業收入3.25億元,遠低于其他企業,居末位。千億級充電市場可期。規劃到2020年國內充換電站數量達到1.2萬個,充電樁達到450萬個;以充電樁均價2萬元/個,充電站300萬元/座計,未來六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站)的直接市場觃模有望達到...
發表日期:2016-09-24 | 文章分類:分析 | 瀏覽數:6259摘要:特斯拉在中國市場遭遇滑鐵盧,國內互聯網公司看準時機開始涉足汽車產業,紛紛計劃推出自己的“超級汽車”。互聯網公司的加入究竟會對國內傳統汽車市場造成什么樣的影響?文:吳麗、趙冰潔來源:商業周刊中文版特斯拉在中國市場遭遇滑鐵盧,國內互聯網公司看準時機開始涉足汽車產業,紛紛計劃推出自己的“超級汽車”。互聯網公司的加入究竟會對國內傳統汽車市場造成什么樣的影響...
發表日期:2016-09-24 | 文章分類:分析 | 瀏覽數:5821摘要:2014年,美國的新增裝機規模最大,為34.4MW,中國和歐洲分列二、三位,裝機規模分別為31MW和27.7MW。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秘書長張靜近日在“儲能國際峰會2015”上發布了《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15》及年度產業統計數據。2015年儲能產業依舊保持穩步向前的發展,同時也呈現出一些新特點。從地域分布上看,無論在項目數量還是裝機規...
發表日期:2016-09-24 | 文章分類:分析 | 瀏覽數:4489摘要:2015年第一季度全球范圍內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突破1140萬臺,幾乎是2014年同期(380萬)的三倍。隨著智能手機滲透率的快速提升,加之便攜性要求出現、傳感器及電池改善,可穿戴設備的便攜以及云端互聯等性能優勢將越來越明顯。自谷歌發布首款智能眼鏡開始,可穿戴設備便成為IT界關注的一大焦點,此后,市場熱情更隨著蘋果手表的發布而升溫。據市場調查公司ID...
發表日期:2016-09-24 | 文章分類:分析 | 瀏覽數:5051摘要:谷歌眼鏡的缺席,使得智能眼鏡產業再度被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甚至被媒介宣判死刑。昔日的科技寵兒,難道將就此淡出公眾的視野?或許并非如此。不久前,谷歌I/O2015網絡開發者大會(以下簡稱I/O)在美國舊金山莫斯康中心如約而至。遺憾的是,此前外媒盛傳的新一代谷歌眼鏡卻未能在眾人的期待中亮相。谷歌眼鏡的缺席,使得智能眼鏡產業再度被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甚...
發表日期:2016-09-24 | 文章分類:分析 | 瀏覽數:6480摘要:分析師認為,光解決電池的續航能力還不夠,重點在于降低電池的高成本,因為后者才是造成電動汽車受眾較少的重要因素。然而,一些汽車制造商對于電動汽車的大規模發展持積極樂觀態度。電池續航能力不僅困擾著智能手機行業,也是電動汽車發展的瓶頸。不過,目前已經有一些汽車制造商對于解決“里程焦慮”(range anxiety)的問題愈發充滿信心,認為很快將攻克這一歷...
發表日期:2016-09-24 | 文章分類:分析 | 瀏覽數:5560摘要:日本豐田汽車公司攜手本田汽車公司與美國電動汽車翹楚企業——特斯拉公司就研發新型燃料電池一事達成合作框架協議。豐田汽車公司負責人稱,借助美國在這方面成熟的技術,豐田汽車公司會研發出續航能力更強且價格更加親民的燃料電池。據近日出版的日本《經濟時報》報道,目前,全球車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鏖戰正酣。包括日美德在內的全球領先車企負責人認為,誰能夠在清潔能源汽車領域...
發表日期:2016-09-24 | 文章分類:分析 | 瀏覽數:5414摘要:樂視電視的銷售模式,實際上是內容補貼硬件成本以推動用戶完成第一次購買,在補貼后依然相比較傳統電視品牌的產品價格(特別是線下售價)依然有著較為明顯的優勢。完全沒有出乎大家的意料,小米與樂視——這兩家在國內風頭最勁的互聯網硬件公司又一次在他們非常熟悉的戰場——新浪微博上開戰了,只是這次首先發難的,換成了小米。細細想來,作為樂視而言基本上找不到任何一...
發表日期:2016-09-24 | 文章分類:分析 | 瀏覽數:7138摘要:過度務虛的特斯拉并沒有為自己在細分市場掃清障礙,在特斯拉效應消散之后,麻煩開始不斷。因為在汽車制造上積淀太淺,特斯拉光鮮的外型之下,內飾和做工粗糙問題被廣為詬病。繼北京推行從今年6月1日至2016年4月10日純電動車解除限行政策后,最近又有純電動車利好消息被放出。業內人士透露,北京新能源牌照有望在本月對進口純電動車開放。雖然從純電動車、尤其是高端純...
發表日期:2016-09-24 | 文章分類:分析 | 瀏覽數:4794摘要:對于目前政策尚不明朗、甚至在某些城市被禁止上路的、可能只能在偏遠的三四線、四六級城市或鄉鎮的馬路上找到生存空間的電動車,目前正遭遇前所未有被智能化的命運,是好是壞目前還不好說。最近這幾天,我一直在極力塞上耳朵不聽來自小米和樂視的口水仗制造的聒噪,在我看來,這兩家真的不如雷軍和賈躍亭去朝陽公園干一架來得過癮。說完它倆,我想說說另一個現實:最近傳統行業...
發表日期:2016-09-24 | 文章分類:分析 | 瀏覽數:7785摘要:缺乏公共充電設施,是阻礙多數人購買電動汽車的一個主要壁壘。要想促進電動汽車的銷量和提高消費者對它的信心,就必須投入巨資建設一個有更多充電站的公用充電網絡,唯有如此,以特斯拉為代表的電動汽車才有機會走向主流。像家用太陽能電板一樣(它如今已經是美國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電動汽車的發展也即將達到一個臨界點。我們已經從其它清潔能源技術上見識到了,每一次產品換代...
發表日期:2016-09-24 | 文章分類:分析 | 瀏覽數:4627摘要:樂視今年殺入手機領域,導致兩家公司業務線不斷重合,加之打法又極為相近,二者之間的激烈對抗已不可避免。小米和樂視這兩家國內最懂“互聯網思維”的公司,近日終于爆發最激烈的全面碰撞對抗。昨日舉行的小米溝通會和今天即將召開的樂視溝通會把這輪口水戰推向新一輪高峰。就在兩年前,小米和樂視幾乎還完全是模式迥異的兩個維度領域公司,小米是一家做系統和應用出身的手機廠商,...
發表日期:2016-09-24 | 文章分類:分析 | 瀏覽數:5186摘要:憂思科學家聯盟(Ucsusa.org)甚至得出結論:如果汽油價格為3.50美元/加侖,相較于傳統汽車(27mpg),電動汽車車主每年可節省1,200美元。電動汽車一旦成為主流,汽油和原油需求將開始下降。1956年,地質學家米金·哈伯特(M. King Hubbert)提出一套理論,認為美國的石油產量達到一定水平時,石油生產速度將停止增長。產量一旦...
發表日期:2016-09-24 | 文章分類:分析 | 瀏覽數:6531摘要:在新能源政策的刺激下,我國自主品牌可以說在該領域扳回一城。乘聯會的數據顯示,前四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前十名中,僅有位于第八位的特斯拉一個國外品牌,其余席位全部來自自主品牌,占據83%的市場份額。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徘徊已久的“狼群”,現在入市的時機似乎已經成熟了。近日,在德國柏林DRIVE展廳,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總裁兼CEO海茲曼教授與上汽集...
發表日期:2016-09-24 | 文章分類:分析 | 瀏覽數:4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