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時間7月2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近期,德國各大高端汽車制造商可能面臨一樁新的重大丑聞。此前,歐洲反壟斷部門上周六表示,他們正在調查有關大眾、戴姆勒和寶馬相互勾結以壓低關鍵技術設備(包括排放設備)價格的指控。
如果屬實,該指控將進一步損害該國在工程技術方面的良好聲譽。先前大眾承認在其柴油動力汽車中非法安裝軟件以規避汽車尾氣排放標準,這種聲譽已經嚴重受損。大眾的競爭對手(暗指戴姆勒-奔馳、寶馬)也正在卷入這一排放丑聞。
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意識到了柴油車尾氣帶來的害處,這促使歐洲各大城市考慮禁止柴油汽車,并導致消費者拒絕使用柴油汽車。柴油車是德國的發明創造,傳統上占據了汽車市場一半的份額。如果壟斷事實證明,尾氣排放超標是由一個事實上的壟斷集團非法串通的結果,那么這種抵制可能上升到新的、更廣泛的層面,調查還可能導致針對德國汽車產業鏈數十億歐元的罰款。
在上周六的一份聲明中,歐盟委員會部分證實了德國《明鏡周刊》的一份報告。該報告稱,有證明表明各大汽車制造商的代表定期會面,就汽車零部件的技術規格達成一致,包括剎車、離合器和尾氣排放系統。有關部門正在就證據展開調查。
據《明鏡周刊》報道,這一串通舞弊始于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一直持續到最近。該雜志稱,其已經看到了多份反壟斷調查的文件。歐盟委員會稱,它和德國聯邦反壟斷機構“已經收到了關于這個問題的資料,委員會目前正在對其進行評估。”
但是媒體注意到,聲明沒有提供任何細節。該委員會表示:“目前尚無法做出進一步推測。”大眾、戴姆勒和寶馬的發言人周六拒絕對此置評。
據《明鏡周刊》報道,大眾汽車和戴姆勒已經承認了當局的部分指控。寶馬、戴姆勒旗下的梅賽德斯-奔馳和大眾旗下的奧迪和保時捷部門在全球豪華車市場占據主導地位。豪華車也是德國經濟的重要支柱。由于德國品牌在精密度和工藝方面的良好聲譽,世界各地的司機都愿意為德國品牌支付溢價。
杜伊斯堡-埃森大學(University of duisburg - essen)的教授費迪南德-杜德霍夫(Ferdinand Dudenhoffer)在周六的一封電子郵件中說:“自兩年前柴油丑聞曝光以來,市場對德國汽車行業的信任度一直在下降,柴油機是德國人的偉大發明,但現在已經不可挽救。”
據悉,此次危機還涉及政治層面。
德國總理默克爾一直試圖與汽車行業保持距離,外界批評她的政府曾游說在歐洲放松排放監管,這導致了這起丑聞。
杜德霍夫說:“柴油丑聞之所以出現,是因為我們的政客通過了糟糕的法律。”《明鏡周刊》所描述的廣泛陰謀包括數十個工作委員會討論如何限制新技術(包括尾氣排放系統)的競爭。
盡管對歐洲汽車制造商相互勾結的指控剛剛發生,但有一點已經很明顯,即幾乎所有汽車制造商銷售的汽車在日常使用中所產生的污染,比在測試中要多。因此,相較于汽車制造商遵守污染標準,在城市地區產生的有害氮氧化物的水平更高。
英國、法國和德國政府去年開展的研究發現,汽車制造商利用歐盟法規中存在的漏洞來規避執行排放標準。例如,溫度在華氏68度以下時,很多制造商降低了污染控制,據說是為了保護引擎不受損害。監管機構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因為他們只在68度以上的溫度下測試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