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下旬,備受業界關注的2016高工電動車(客車/乘用車類)全國巡回調研活動將正式啟動。本次巡回共分為9站,涵蓋京津冀、山東、河南東北三省、安徽、長三角、福建、川渝、兩湖地區、珠三角等地區,走訪企業超過40家。
與此同時,高工巡回調研團隊將帶領深圳市光大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鵬輝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國內最具實力的優質上游供應商走進車企,與車企高層及相關技術負責人進行深入洽談,幫助車企解決核心零部件供應等難題。
光大激光成立于2003年,主要生產激光加工設備和自動化設備。其中,光大激光的電芯自動化裝配產線和模組/PACK裝配產線已經實現批量化生產與供貨。
光大激光總裁何林表示,激光切割焊接以其能量密度高、變形小、工藝佳、加工速度快、無后續加工等優點,已經成為汽車行業首選的加工形式。
據了解,激光技術除了應用在汽車切割焊接之外,還應用于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消費電子等行業,其產業鏈產值達數百億元。其中,2015年中國激光產業鏈產值800多億元,而用于切割、打標和焊接的激光設備占據67%的市場份額。
何林表示,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巨大的市場空間吸引了不少激光設備供應商的布局,包括光大激光、大族激光等企業。未來,將有更多的激光設備企業加入新能源汽車領域。
據公開資料顯示,中國鋰電池產業對國內生產設備需求,由2015年的78.3億元增加為2016年的113億元。張小飛博士認為,2015到2017年是國內動力電池擴產的第二波熱潮來臨,屆時,鋰電池生產設備及自動化生產設備的需求將大幅提升,國產設備將快速替代進口設備。
而何林也認為,激光技術及自動化設備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前景廣闊,特別是運用于動力電池及PACK領域的自動化設備。
事實上,此前光大激光一直專注于消費電子自動化領域的研究,無論是精細化、外觀、兼容性,還是精度等方面,消費電子都需要具備雄厚的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
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以來,光大激光憑借雄厚的技術實力,占據著較大的市場份額。其中,電芯自動化裝配產線和模組/PACK裝配產線的銷量排行遙遙領先。
作為中國智能制造及激光應用解決方案權威供應商,光大激光已經服務于比亞迪、國軒、天津力神、CATL、萬向和比克等企業,并已經實現了“立足中國,走出世界”的戰略目標。
“未來,激光焊接技術將向焊接系統小型化、集成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據何林透露,光大激光正在德國為某知名電池廠設計自動生產線。
此外,何林還透露,目前光大激光正在全力開展“汽車智能制造自動化生產線”的建設項目,項目已經到了技術測試階段,預計一年后可推出市場。
“汽車智能制造需要解決如何有效傳輸、如何提高生產效率等眾多技術難點。”何林說道,如果汽車智能制造生產線能夠研發成功,這將是汽車產業的福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