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政策助推下,資本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青睞依舊有增不減。
據鋰電網統計,截止2017年6月30日上市公司在上游材料、設備及電池企業等領域,涉及的兼并購案例有19起,涉及金額超過268億元,其中獲取100%股權的有9起。
從兼并購的類型來看,主要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傳統制造行業領域為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而進行的兼并購,第二類為鋰電領域企業為了延伸業務而做的上下游或者本身業務擴張的兼并購,第三類則為投資公司進行的資本投資。
具體來看,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第一類:傳統業務為主的上市公司在今年上半年的收購案例中,數量最多,共有13起。其兼并購的共同出發點是一致的:希冀借助新興鋰電行業擺脫業績增長乏力泥淖,完成轉型。
事實上,在業務疲軟甚至出現虧損背景下,上市公司選擇兼并購的方式進入新興鋰電行業,已經成為當下企業轉型的一種趨勢,也成為上市公司切入鋰電的一條捷徑。今年上半年代表性企業包括長信科技、維科精華、奧特佳、ST萬里、雙杰電氣、金冠電氣、凱恩股份、海倫哲等。
第二類:鋰電企業主體參與的兼并購案例并不多,主要有多氟多、先導智能、新宙邦、猛獅科技、華友鈷業。細分來看,其中新宙邦收購巴斯夫是為了擴大現有業務,加速其國際化戰略布局;其他4家企業則是從產業鏈業務和產品角度出發,通過資本的合縱連橫完成產業鏈升級。
第三類:以投資機構為主的收購案例僅有金沙江收購日產AESC100%股權一例,該收購案備受業界關注,引發一場行業大討論。作為被投資機構相中的對象,日產AESC在所屬的鋰電領域一直表現不俗,技術優勢成為其“待價而沽”的最高籌碼。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對于本質為創投公司的金沙江,業內對于其的此次布局并不看好,質疑點在于,在本身并沒有任何制造業背景的情況下,以控股形式進入又希望以團隊要職去管理被收購公司,會存在較大的問題,在這個方面,已經黯然失色的波士頓電池就是前車之鑒。
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認為,資本已經成為助推鋰電行業蝶變的重要變量。但對于收購方而言,上市公司要警惕面臨估值過高、業績承諾難以兌現、業務整合和產業協同不達預期等風險。從現有完成的收購案例中可以發現,業績對賭失敗的案例已經出現,如美拜電子及蘇州捷力等。可以預計的是,未來這種案例還會增加;對被收購方而言,資本是一把雙刃劍,如何有效利用外部資本做好做大做強是值得被收購企業深思的長久課題。
且看2017上半年19起兼并購事件細則:
電池領域
➤金沙江10億美元收購AESC100%股權
6月,日產又傳出將出售旗下電池生產商AESC51%股份的消息,而這一次的買家是來自中國的金沙江創投,收購價約10億美金。其中,湖北省政府支持的長江產業基金也將提供這筆收購所需的20%資金。
據了解,AESC是日產和NEC在2009年7月組建的合資公司,從事鋰電池單元、模塊以及鋰電池組的生產。主要供應日產的電動車如LEAF和其他幾款混合動力車如雷諾ZoeR400等。
➤多氟多5000萬元收購捷威4.5%股份
多氟多發布公告稱,公司擬5000萬設立捷信投資中心,專項用于收購捷威動力4.545%的股權。其中,1564萬元為注冊資本,3436萬元為資本公積。
資料顯示,捷威動力主營業務為鋰離子動力電池及原材料,3C鋰離子電池及電池組,儲能和后備電源用鋰離子電池及電池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的生產、加工、研發與銷售。
據悉,捷威動力發展路線與多氟多吻合,均以三元軟包電池技術路線為主。多氟多表示,本次投資捷威動力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多氟多產業協調效應,從研發、生產、市場上相互促進,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多氟多發展奠定基礎。
➤長信科技67.5億收購比克動力75%股權
長信科技3月8日晚間公告,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比克電池、西藏浩澤等持有的比克動力75%股權,交易對價為67.5億元。此前長信科技已持有比克動力9%股權,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將持有比克動力84%股權,剩余16%股權將視業績承諾兌現情況適時啟動。
比克動力是一家以車用三元材料鋰離子電池研發、生產、銷售為主的高新技術企業,下游客戶包括眾泰汽車、福田汽車、品勝電池等整車生產廠商、數碼產品生產商和動力電池系統廠商。
➤凱恩股份擬收購深圳卓能100%股權
5月初,凱恩股份(002012)公告稱,公司擬以向深圳市卓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卓能股份”)的股東發行股份為對價,收購卓能股份全部股份或控股權。
據了解,凱恩股份主要生產工業配套用紙、特種食品包裝用紙、過濾紙等特種紙,從2009年便開始涉足鋰電行業。但是從其子公司凱恩電池近四年發展情況來看,業績表現并不理想。
卓能股份內部人士透露,公司選擇被收購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市場需要。2017年新能源汽車產業進入深水期,資金、規模等硬實力成為市場對企業的基本考察項;二是動力市場資金流動性大,新三板融資程度已滿足不了卓能的發展勢頭。目前雙方都已停牌,還在商談中,最終結果以最新公告為準。
➤維科精華擬9.04億元收購維科電池71.4%股權
維科精華(600152)2月18日公告,公司擬以10.22元/股的價格發行8846.77萬股股份,作價9.04億元購買控股股東維科控股、楊龍勇及耀寶投資合計持有的維科電池71.40%股權;維科控股、楊龍勇合計持有的維科新能源100%股權;維科控股持有的維科能源60%股權。其中,維科能源為持股型公司,主要資產即為維科電池28.60%的股權。
本次交易前,上市公司已持有維科能源40%的股權。交易完成后,維科精華將通過直接及間接方式合計持有維科電池100%股權,并直接持有維科新能源和維科能源各100%股權。
資料電池,維科電池主營業務為鋰離子電池的研發、制造和銷售,產品主要用于中高端品牌手機,目前已與下游行業知名客戶聯想、金立、海信、傳音、HTC等手機廠商建立了良好的業務合作關系,在智能手機領域具有領先的行業地位。
➤奧特佳25億元收購海四達100%股權
奧特佳(002239)2月6日晚間發布了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預案,公司擬25億元收購海四達電源進軍動力鋰電池業務。
據了解,海四達是國內較早從事新能源動力及儲能鋰離子電池自主研發、生產與銷售的企業之一,主要產品包括鋰離子電池、鎳系電池、電源管理系統(BMS)等。目前客戶以大巴為主,包括中植一客、煙臺舒馳、陸地方舟、四川野馬、南京金龍、南京環綠等,同時還與多家新能源乘用車主機廠展開合作。
➤猛獅科技1200萬元參股捷能科技
猛獅科技(002684)2月25日公告,公司自有資金人民幣1200萬元參股捷能科技,其中80萬元作為杭州捷能新增注冊資本,1120萬元計入杭州捷能資本公積金;交易完成后,公司持有杭州捷能10%股權。
資料顯示,捷能科技是一家致力于動力電池系統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以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的創新型科技公司。目前已投產兩條Pack生產線,憑借著良好的技術能力,豐富的項目經驗,相繼與國內多家優質電芯企業、BMS(電池管理系統)企業、整車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已研發并生產多款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物流車和低速電動車的動力電池系統。
正極材料領域
➤道氏技術擬4.5億元增資鈷產品供應商佳納能源
道氏技術(300409)5月27日公告,擬以現金方式對廣東佳納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佳納能源”)增資,交易作價為4.5億元。交易完成后,佳納能源注冊資本由9830.3萬元增加至15447.55萬元,增資前其持有佳納能源23%的股權,增資后其持有佳納能源51%的股權。
據悉,佳納能源是一家專門從事鈷、銅及鎳鈷錳三元復合鋰離子正極材料前驅體等產品研發、生產、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內主要的鈷系列產品和三元前驅體生產商。其2016年和2017年1-3月的營業收入分別為6.88億元和2.5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3177.92萬元和4697.34萬元。
➤ST萬里2.55億參股特瑞電池
ST萬里(600847)5月17日公告,公司擬以44元/股的價格認購重慶特瑞電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特瑞電池”)新增股本215萬股,同時以同樣價格受讓公司控股股東南方同正持有的特瑞電池365萬股股份,投資金額合計2.552億元。本次增資及股權轉讓完成后,公司將累計取得特瑞電池580萬股股份,占比15.61%,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資料顯示,特瑞電池成立于2007年,主營業務為鋰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有XC系列磷酸鐵鋰、TR系列鎳鈷錳酸鋰等。其2016年、2015年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2.59億元、1.33億元和6644.5萬元、2507.9萬元。
➤華友投資擬收購天津巴莫42%股權
6月28日,華友鈷業(603799)發布公告稱,公司第二大股東桐鄉市華友投資有限公司與中金佳泰等22名自然人簽署《關于天津巴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收購協議》,擬收購天津巴莫42.02%股權。
公告顯示,截止2016年12月31日,天津巴莫資產總額16.41億元,凈資產5.56億元,2016年度實現營業收入12.04億元,實現凈利潤3683.64萬元。
天津巴莫內部人士透露,本次收購是華友鈷業主動找上門,正是看中公司所在的正極材料市場以及所擁有的技術、產品優勢。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