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51.7萬輛,同比增長52%。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帶動下,2016年中國鋰離子電池產量約68.6GWh,同比增長40%。鋰電行業的快速增長使得正極材料以及上游的鋰鹽(碳酸鋰、氫氧化鋰)市場供不應求。電池級碳酸鋰價格2015年從4.5萬元/噸開始一路高漲,至2017年初仍維持在13萬元/噸的高位。
中國鋰鹽供需失衡與價格高漲,刺激碳酸鋰與氫氧化鋰項目加速推進,同時贛鋒鋰業、天齊鋰業等國內巨頭和SQM、FMC、雅保等全球巨頭推進股權并購,加速鋰資源布局。隨著技術的進步,國內鹽湖提鋰和鋰云母提鋰項目開工率得以提升,產量明顯增長。但新建鋰鹽項目產能釋放需要時間,預計2017年碳酸鋰供應仍將短缺。
鋰電正極材料行業已經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高性能正極材料對于電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至關重要。磷酸鐵鋰和三元材料已經分別成為中國新能源商用車和乘用車的主流選擇。2016年10月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提出,2020年純電動乘用車動力電池能量密度目標為300wh/kg,高鎳三元材料被認為是提升電池能量密度的重要手段。
由于高品質正極材料需求旺盛,一線正極材料企業有能力向下游用戶轉移鋰、鈷和鎳等原料漲價帶來的成本上升。但從2016年開始新能源汽車補貼逐漸減少,并且補貼新政以動力電池能量密度為補貼調整系數的依據。為了維持行業競爭力,鋰電企業需要提高電池能量密度,并持續降低成本。這就需要性能更優秀的正極材料和充足的碳酸鋰供應。
2017鋰資源與正極材料技術研討會將于5月16日在上海召開。以下是已經確認的主題報告:
1.全球與中國鋰資源與投資機遇分析
2.氫氧化鋰行業前景分析
3.鹽湖提鋰技術與項目現狀
4.動力鋰電與正極材料發展展望
5.動力鋰離子電池NCA/NCM正極材料的開發與應用
6.高鎳三元電池研發發展及應用
7.高鎳三元材料優勢和問題
8.廢舊鋰離子電池材料與電解液回收再利用
9.杉杉對正極材料產業發展的看法
10.富鋰錳基正極材料研究進展
11.下世代高電壓電極材料在動力電池的應用
參會聯系方式 (021)50329699-114或 Email至 ella@chemweekl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