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些日子,轱哥越來越覺得,蘋果手機是為非洲人民量身定制的,根本就不適合在寒冷天氣里使用。剛瞅著還有一半的電量,在街上看了不到兩分鐘,黑屏了。和怕冷的蘋果相比,三星恰恰相反,NOTE7手機動不動就爆炸。一個怕冷,一個易爆,可怕的電池已成手機行業兩大巨頭的硬傷。在電動汽車領域更是如此,誰掌握了高科技的電池技術,誰就能在這個領域獨領風騷。尤其是電池的防寒技術,眼下還沒有看到誰家更強,包括特斯拉、比亞迪。
正因如此,人們通常認為,極寒地區開不了電動汽車,因為電池不抗凍。即便有個別電動汽車能跑,也需要對電池做輔助加熱,但這樣又會耗費不少寶貴的電能。
但是,開瑞藍天野EV電動汽車讓人們眼前一亮,讓生活在寒冷地帶的人們看到了開電動汽車的希望。
近日,在中國最北點的漠河中俄邊境,在零下三十多攝氏度的極低氣溫里,開瑞藍天野EV電動汽車居然可以一邊開著暖風一邊跑長途、爬冰坡行駛。而且在極寒下不用輔熱、也不包保溫套,電池照樣裸跑裸充電。
整個試駕試乘實驗的過程很震撼,行駛過程中,車外溫度-31.7℃,車內暖風達到20℃。在黑龍江冰面上馳騁時速可達120公里/小時。在連續幾天的測試中,-20℃的環境下充上45度電,最遠的一次續航達到203公里。關鍵是藍天野EV電動車低溫下充電放電都不需要輔助加熱、“不戴(保溫)套”,“裸跑裸充電”。
“據我所知,這是國內外都很罕見的技術。”中國電動汽車專家、奇瑞商用車公司工程院總工程師張寧一說,縱觀國外的福特、克萊斯勒、通用、特斯拉等資料以及國內的公開資料,都還沒有做到這種低溫程度,頂多是做到了-17℃,而且,這次亮相的技術可以讓電池不用輔熱就能低溫充放電,這也是非常罕見的,“藍天野EV的低溫充放電技術在整車成本上就顯出巨大的優勢了。”
張寧一認為,2017年新年伊始,藍天野EV在漠河搞的駕乘體驗是一個非常好的開頭,抗極寒電動汽車的出現,未來將使得東北三省、內蒙古、青海、新疆、西藏等等電動車的高寒禁區都有望用上節能環保、高效耐用的電動汽車,市場競爭格局或將為之而變。
藍天野EV的電池技術發明人、順之航能源科技公司總經理潘青海接受采訪時承認,這次漠河之行之所以跑出成績,是因為其采用了先進電池電芯技術,電池包能量密度高達150瓦時/公斤,高于同業標準,同時其電芯配方是獨家技術,所以能表現出“不凍車”的諸多優勢。
據潘總透露,“目前極寒下的國家車載電池的標準還沒出臺,我們自定的企業標準是‘九九八七’,意思是,-20°C充電不低于標定容量的90%;-20°C放電不低于標稱容量的90%;-30°C放電不低于標稱容量的80%;-40°C放電,不低于標稱容量的70%。目前,我們這些技術標準已經上報相關政府部門了。”作為中國電池行業的知名專家,潘青海預測:“抗極寒電池電芯技術未來將有十分巨大的用武之地。”
該車的研發方之一、北京鴻遠藍翔電動汽車技術公司董事長朱和豐表示,很高興看到這次藍天野EV的出色表現,他認為,2016年隨著政策和市場的變化,電動汽車投融資領域出現了很多負面情緒,有的企業倒下了,有的投資打水漂了,但是,堅持不忽悠、踏踏實實保持電動汽車核心技術領先的企業,終究會花開果滿枝,迎來新能源車的春天。
來源:第一電動網
以上內容來源于網絡,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疑問請聯系我們;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