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德國媒體報道了德國航空航天研究中心(DLR)的最新調研,其結果表明:汽油和柴油動力車型才是德國人的最愛,到2020年,僅會有4萬輛電動車行駛在德國街道上。這也側面反映了電動或混動動力在全球的一個發展走向。
DLR運輸研究所近日受石油行業協會的委托,在其最新的《2040年的汽車市場:什么動力將驅動未來的汽車》報道中分析了各種動力車的發展前景。調查首先解析了德國國內市場大體的發展趨勢,即在二氧化碳排放限值的框架下,德國的新車二氧化碳排放量將逐步減少。預計,到2020年,新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限值能夠達到歐盟95克/公里的規定。2030年該限值或將下降至70克/公里,到2040年甚至會降到45克/公里。這也就要求大量混動或電動動力車的投入使用。
德國政府希望在2020年時,德國街道上起碼能出現100萬輛電動車。然而根據DLR的調查顯示,該目標過于理想化。據報告分析,到2020年,德國街道上僅會有4萬輛電動車,這僅占所有動力車型的百分之三;2030年,電動車的數量會增長至69萬。這里電動車已經是廣義上的車型,其驅動動力包括有混動、插電和電池。DLR預測,直到2040年,德國才會有140萬輛純電池驅動電動車投入使用,1200萬輛車則是搭載混動內燃機。但是85%的新車還將是汽油或柴油動力車。
電動車的發展緩慢主要的原因就是電動驅動自身有著難以克服的障礙——即充電時間長、續航距離短、電池過重和汽車售價過高。而且目前為止,充電插座等基礎設施還不完善。這些問題也將是全球電動車發展需要共同攻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