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網訊:以“共克時艱、跨界協同、合作共贏”為主題的2020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于9月27日至30日在??谂e行。大會聚焦產業轉型、跨界協同和科技創新,圍繞新能源汽車可持續健康發展,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融合發展和技術創新等議題展開研討。大會由中國科協、海南省政府、科技部、工信部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共同主辦。
“2020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邀請政產學研各界人士齊聚一堂,來自中汽中心、中國汽研、比亞迪汽車、長城汽車、威馬汽車等20余家新能源整車、核心零部件制造企業及行業權威研究機構的近200名代表人員參會,共話新能源汽車產業未來發展之路。
發布《2020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共識》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主席萬鋼發布了《2020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共識》(下稱《共識》)。《共識》基于對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及趨勢的綜合研判,匯集了國內外政產學研各界的意見和智慧,將為今后一段時間內世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提供重要的方向指引。
《共識》再次確認了2019年“博鰲共識”提出的“到2035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達到50%”的目標。
《共識》認為,應當加強全球合作,共同應對挑戰,以更加積極的態度主動擁抱新一輪科技變革。在未來5-10年政策扶持仍將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各國政府應創新監管模式,對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采取審慎包容的原則,而整車企業則要發揮技術創新、產業鏈培育和市場推廣的龍頭作用。
《共識》指出,安全是新能源汽車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需要持續加強全產業鏈安全技術研究,制定和執行嚴格的安全技術標準。同時指出,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疊期發展亟需汽車與能源、交通、信息通信、城市規劃等行業更緊密地跨界協同,共同構建產業新生態。
《共識》呼吁,開放合作成為攻堅克難、創新發展的必然選擇。汽車行業應積極構建“開放包容、創新引領、互利共贏”的全球合作新格局,共同培育產業轉型升級新動能。
評選“全球新能源汽車前沿及創新技術”
2020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評選出“全球新能源汽車前沿及創新技術”,共有7項創新技術和7項前沿技術入選。
創新技術是指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創造出的重要應用性技術,可解決新能源汽車關鍵核心領域技術難點、技術瓶頸。參評的創新技術在產品上得到實際應用。7項創新技術包括高集成刀片動力電池技術、面向海量場景的自動駕駛云仿真平臺技術、動力電池高效成組CTP技術、一體化大功率燃料電池系統技術、800伏碳化硅逆變器技術、基于昇騰AI的自動駕駛云服務技術和車用金屬雙極板燃料電池電堆技術。
前沿技術是具有前瞻性、先導性和探索性的重大技術,可成為新能源汽車未來產品技術更新換代和推動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性技術。7項前沿技術包括高電壓鎳錳酸鋰正極材料及電池技術、新型無氟碳氫質子交換膜技術、基于3D結構復合載體的鉑基合金催化劑技術、聚合物復合固態電解質技術、智能駕駛感知計算平臺技術、高功率密度硅基氮化鎵功率模塊技術、扇形模組軸向磁場輪轂電機技術。
據介紹,此次入選的7項創新技術已實現量產化應用,有效地提升了新能源汽車的技術水平;7項前沿技術展示了全球基礎研究的最新方向,為今后新能源汽車科技創新指出了新的方向。
附:2020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共識(全文)
2020年9月,全球汽車產業主要相關方再次聚首中國海南,共議汽車產業轉型升級與可持續發展,與會各方再次確認了“博鰲共識”提出的“到2035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達到50%”的目標,就加快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發展達成以下重要共識:
一、面對經濟下行、新冠疫情等諸多挑戰,全球汽車市場正處于深度調整期,得益于各國政府強力推動和產業界不斷努力,新能源汽車呈現出逆勢增長的良好發展趨勢,成為穩定汽車消費、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力量。與會各方一致認為應當加強全球合作、共同應對挑戰,以更加積極的態度主動擁抱新一輪科技變革,更加堅定不移地推進“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轉型發展,依靠創新化危為機,構建更有競爭力、穩定可持續的全球汽車產業體系。
二、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總體上已經邁過培育期進入成長期,但距離完全市場化還有一定距離,在未來5-10年政策扶持仍將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應進一步創新政策工具,保持政策的科學性、連續性和穩定性,加大對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車輛使用環節的政策支持,尤其需要進一步發揮地方政府作用,加快完善新能源汽車使用環境。各國政府要創新監管模式,對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采取審慎包容的原則,健全有利于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共享出行創新發展的政策法規體系和管理制度。
三、企業是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發展的主體,產業界應持續加大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研發投入, 與高校、研究機構加強聯合,加快推進基礎前沿技術研究和成果轉化,推動產品技術迭代升級。整車企業要發揮技術創新、產業鏈培育和市場推廣的龍頭作用,進一步擴大公共領域應用,推進私人消費,拓展鄉村等新興市場,滿足多元化市場需求。通過技術進步和規模效應,力爭到2025年前后純電動汽車基本具備完全市場化條件。
四、安全是新能源汽車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當前新能源汽車安全問題較為突出,但總體可防可控。提升新能源汽車安全性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持續加強全產業鏈安全技術研究,從設計、制造、使用、維護保養、回收利用全生命周期建立“本體安全、主動安全、被動安全、過程安全”的防控體系,加強軟件遠程更新(OTA)和大數據技術應用,制定和執行嚴格的安全技術標準,開展全產業鏈的質量提升行動,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可靠的產品和出行體驗。
五、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疊期發展,加速融合,產業鏈不斷拓展,亟需汽車與能源、交通、信息通信、城市規劃等行業更緊密地跨界協同,共同構建產業新生態。汽車行業將積極加強可再生能源與V2G技術應用,推動構建“綠色、智能”的新型能源體系;加快人工智能、大數據和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應用,拓展智能網聯汽車的商業化應用場景,擴大共享出行服務規模,推動與智能交通系統和智慧城市的融合發展。
六、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迫切要求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新一輪科技革命催生產業變革與重塑,百年汽車產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與挑戰,開放合作成為攻堅克難、創新發展的必然選擇。汽車產業需要進一步創新合作模式、拓寬合作領域、提升合作水平,深化在政策法規協調、科技創新、市場培育、產業協作等領域的全球合作,積極構建“開放包容、創新引領、互利共贏” 的全球合作新格局,共同培育產業轉型升級新動能。
2020年9月
中國海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