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羅·歐德寧(Paul Otellini)周四退休,他在大西洋月刊撰文,稱自己很后悔沒有讓英特爾成為首款蘋果智能手機的供應商。
保羅·歐德寧說,他錯過了英特爾歷史上最大的機遇為第一款iPhone供應芯片。
歐德寧說:“我們當時沒有贏得訂單或者我們錯失了機會。如果我們獲得了這一機會,世界將會大不同。當時,根本沒人知道iPhone是什么。對方對我們的一款芯片感興趣,但提出的價格低于我們的預期。我沒能預見到這是機會,以為其采購量不大。這種錯誤預見的代價很大,實際的采購量是原來的100倍。我的直覺告訴我當時應該說yes。”

歐德寧周四卸任,英特爾制造部門負責人Brian Krzanich接任。在其任上,歐德寧的英特爾是PC和服務器芯片市場的霸主,但它很大程度上錯過了移動設備興起的機會。盡管最近幾月推出了一些產品,但英特爾在移動設備市場仍然缺乏殺手級芯片。此外,英特爾在開發4G LTE上也顯得遲了。
正如歐德寧說的那樣,幾年之前,很少有人會預見到蘋果首款iPhone會改變整個計算機產業。英特爾長期以來引以為豪的法寶是高利潤,這種高利潤來自于英特爾產品的定價比對手的產品高,在手機芯片市場,這種法寶不再存在了。蘋果經常與很多供應商談判,以爭取最有利的價格,英特爾不想為一款還未上市的產品進行降價。
除了價格因素,英特爾芯片未能進入iPhone的另一個原因是電池續航。和ARM技術芯片相比,英特爾芯片的耗電通常比較大。英特爾最近才開始關注芯片的節能降耗,這距離iPhone的首發已經過去幾年時間了。
最近有傳言說,英特爾將生產蘋果芯片,不過,價格仍然是雙方談判的焦點。英特爾新任CEO Krzanich在處理這一問題上應該比他的前任更聰明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