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淚光閃爍的陳年可以拉來雷軍給凡客發布會站臺,在這個顛覆是為常態的時代,誰又會是你的大白?
別聽大熊忽悠,也別聽彭劍鋒吆喝,那些所謂的互聯網專家他們做出幾個成功的產品、他們有過傳統行業的經驗么?那么成名已久的管理學家,他們自己創業成功了幾家公司,對于互聯網有哪些實操經歷?
來聽我噴一噴,至少我任職過恒大、京東、華為。至少我一個不以忽悠賺錢謀生的人。
品牌行產品不行的凡客也不行
凡客這樣一家顛覆傳統服裝產業,令業界敬畏的電商企業到底怎么了?陳年講到“雷軍問我,你能不能先專注地只做好一件最基本的產品?” 凡客最初也是只推一個品類,即襯衫,因為襯衫簡單,便于初期那些不熟悉網上購物的人選擇。因為襯衫的成功,凡客后來幾乎什么都做,甚至賣起了拖把。雷軍最后給凡客開的處方是聚焦,做單品,做爆款。
雕爺牛腩、黃太吉煎餅等等一大串標榜“互聯網思維”的新銳品牌,已經上市的各種可穿戴設備,之所以雷聲大雨點小根源都在于產品和顧客價值的問題。高性價比產品才是品牌未來幾年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引領消費者的需求,代表消費者核心利益。
京東集團創始人兼CEO劉強東說:“在互聯網行業從業11年了,我從來并沒有覺得互聯網有一個特殊的思維。”他認為,互聯網思維依然不能脫離商業的本質。你必須產品和服務足夠好、效率必須足夠高。傳統企業轉型互聯網,就是要求回歸企業經營的基本面。
產品好供應鏈不好的Apple Watch也好不了
由于LG代工的OLED屏良品率太低,蘋果公司已將Apple Watch智能手表的原始訂單削減了一半。華為人紛紛找黃牛高價購買的Mate7,還這不是饑餓營銷,而是指紋識別芯片供應不足等供應鏈的瓶頸。原英特爾CEO安德魯·格魯夫說過:產能就是戰略,并以此告誡企業家,只要是硬件產品的生產者,無論任何時代都不能喪失對供應鏈的把控。
小米總是在跨越鴻溝到成熟市場的區間里挑選最適合當下供應鏈的產品。小米1的原型是摩托羅拉放棄的一款產品,設計完整、工藝成熟,“上下兩層塑料殼,中間用金屬框兜住”,大量山寨代工廠可以完成(錘子手機則相反,設計上做了大量創新,很難加工)。當聯想筆記本銷量全球第一,三星、LG的產能過剩、所用電芯變成尾貨時,小米以最便宜的價格大量購入尾貨電芯,才推出了售價69元的小米移動電源,達到了百萬級的銷量。
人們只看到了小米社會化媒體營銷的成功,沒看到小米成功最根本在于供應鏈的極致。
移動互聯網公司不擅長社會化營銷的有米也捉急
創于2010年的有米廣告是中國第一家移動互聯網廣告公司。創始人兼CEO陳第說“我們比小米成立早幾個月,但人家跑的太快了,不能比”,聯合創始人李展鏗說多盟跑到了我們前面。這其中社會化傳播和營銷是加速器。小米利用社會化媒體,開創了中國商業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觀,千萬級的消費者狂熱地參與到一個品牌發展的各個細節當中。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