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網訊:你能想象到天天用的手機、電腦電池有可能就是“西寧造”嗎?你能想象出門乘坐的大巴車、動力車電池“出生地”在青海西寧嗎?近年來,青海省西寧市鋰電產業在產業配套、人才技術等諸多方面具備了實現產業集聚發展的優勢。西寧開發區已初步形成“鹽湖提鋰-電子碳酸鋰—正負極材料-鋰電池制造”等上下游一體化的產業鏈,并且鋰電產業發展勢頭強勁。
在西寧探尋“鋰”答案
在青海省打造千億鋰電產業的重要承載地——南川工業園區的泰豐先行生產車間,全線自動化幾個監測數據的工人在忙碌。“我們從800公里外的東臺吉乃爾湖提取碳酸鋰,提取的碳酸鋰將應用于正極材料生產,其中,磷酸鐵鋰主要是應用到大巴車和儲能、三元素應用于動力車,而鈷酸鋰應用于手機。”青海泰豐先行鋰能科技有限公司正極材料生產運營中心常務副總經理朱曉蒙說。依托青海鹽湖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以及北大先行和北京大學的人才優勢,引進國內外成熟的技術,泰豐先行產出最先進的新能源材料和動力電池正極材料,已成為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鈷酸鋰、磷酸鐵鋰和三元素的重要生產企業。目前,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年產能達1.5萬噸,動力及儲能電池隔膜年產能1.6億平方米。新能源市場的蓬勃發展預示著鋰電產業擁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因此,未來我們將布局10萬噸至30萬噸的正極材料的產能,項目建成后將是全球首屈一指。”朱曉蒙充滿信心地告訴記者。這也就意味著今后更多的鋰電池材料來源于西寧。
夜幕初降,比亞迪西寧動力電池工廠生產車間忙碌依舊,一個個正、負極片與隔膜,經過卷繞變成極芯,在隨后的生產線上,經過裝配、電池水分烘烤、注液等流程后,變成動力電池,整個過程只有2秒。這種核心部件將被安裝到新能源汽車上,成為宇通、比亞迪新能源公交車的“心臟”。
青海比亞迪鋰電池有限公司總經理尹小強介紹,比亞迪西寧動力電池工廠采用的是比亞迪全球首創的第六代動力電池生產線,整個生產過程,不僅由近百個機器人、MES信息化系統、智能物流系統以及多功能無人搬運車實現生產線的自動化和信息化,且能夠將全自動生產線的硬件、軟件實現智能互聯,使得工廠在智能化、自動化和信息化方面達到全球頂尖水平,生產效率領先行業5年以上。
西寧鋰電產業發展勢頭強勁
不沿邊、不靠海,身居青藏高原,西寧攻克一個個技術難點,攀上一個個行業高峰,一次次定義西寧高度,“西寧制造”不斷吸引著世界的關注。
比亞迪全球規模最大的動力電池工廠正式下線,北捷隔膜生產技術、比亞迪和時代新能源電芯核心生產設備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泰豐先行建成國內最大規模的自動化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生產基地……
“大批鋰電企業入駐并形成規模化生產、園區建立高素質的研發技術團隊、依托獨特的氣候、資源優勢,通過幾年的發展,鋰電產業已經在產業配套、人才技術等諸多方面具備了實現產業集聚發展的優勢。”西寧開發區南川工業園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
薄如蟬翼,細過發絲,6微米鋰離子電池用雙面光超薄電解銅箔是以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電動工具等為代表的3C產品、ESS儲能系統、新能源汽車、航天等產品電池的核心材料。
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諾德投資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工廠(以下簡稱“青海諾德”)就是這6微米鋰離子電池用雙面光超薄電解銅箔的主要生產供應商。青海諾德已走向國內行業領先,所生產的6微米高抗高延電解銅箔已擁有與日韓等企業同類產品相抗衡的技術水平與產品質量。
穿上天藍色的隔塵服、套上防塵鞋罩、戴上帽子、口罩,經過噴淋間360度無死角除塵,記者走進整個工序的核心——生箔車間。“我們車間不超過10名工作人員,一個人同時負責幾臺設備。”操作工小丁熱情地向記者介紹道。整個車間里,作業流程數字化管控、智能終端無縫采集、電子表單無紙化作業、數據實時自動匯總……在青海諾德鋰電銅箔生產車間,讓人感受著無處不在的“高精尖”。
千億鋰電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大項目支撐、集群化發展、園區化承載。今后,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圍繞千億鋰電產業基地建設,加快建設,促進開發區產業實現轉型升級、提質增效、高質量發展。培育壯大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建設光熱產業園,夯實千億鋰電產業基礎,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西寧在打造低碳循環的綠色工業體系和循環型制造業體系的路上不斷迭代升級,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正在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