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滌綸行業又一巨頭即將登陸資本市場。
8月7日,大橡塑(600346.SH)在上交所披露大連國投集團已與恒力集團簽署《重大資產重組合作框架協議》,恒力集團將取代大連國投集團成為上市公司的大股東。
恒力集團入主大橡塑之后,將對其進行資產置換,讓集團旗下的恒力化纖實現借殼上市。
《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論規模,恒力化纖的滌綸民用絲不如桐昆股份(601233.SH),但與恒逸石化(000703.SZ)、榮盛石化(002493.SZ)旗鼓相當,在行業內排名前五。
另外,恒力集團還擁有660萬噸/年PTA產能,項目就位于大橡塑的注冊地大連市;PTA是滌綸的原料,這次是否會一起置入大橡塑?
對此,8月12日大橡塑、恒力集團方面皆予以了否認。
借殼上市三步走
恒力化纖的這次借殼上市分三個步驟。
首先,大連國投集團將其持有的大橡塑29.98%的股權協議轉讓給恒力集團,轉讓價為13.44元/股;恒力集團由此成為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大連國投集團退居次席,持股比例降為11.55%。
接著,大橡塑會將公司現有的資產、負債、業務、人員進行剝離,大連國投集團會成立一家全資子公司予以承接。
最后,大橡塑將向恒力集團發行股份收購恒力化纖99.99%的股權,并募集配套資金。
這次重組完成之后,恒力化纖將成為大橡塑的控股子公司,大橡塑則更名為大連恒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變成滌綸。
恒力化纖是一家怎樣的公司?
工商注冊資料顯示,恒力化纖成立于2002年,注冊在江蘇吳江市盛澤鎮,注冊資本22.08億元,是恒力集團旗下的核心企業。
股改之后,恒力化纖一直打算登陸資本市場。為了避免上市中遇到不必要的麻煩,2013年5月公司對股東結構進行了優化。
原30位股東縮減為4位,分別為恒力集團、德誠利國際集團、和高投資以及海來得國際投資,持股比例分別為58.03%、23.34%、16.97%、1.66%。
恒力化纖的主業是滌綸,其中滌綸民用絲140萬噸/年、滌綸工業絲20萬噸/年,還有45萬噸/年的瓶片。
卓創資訊滌綸長絲分析師周娜表示:“論聚酯規模,也就是將滌綸長絲、短纖、瓶片、切片全部考慮在內,在行業內,恒力化纖大概能排到第五的位置。”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