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虎嗅網的報道,今天(5月9日),《金融時報》網站報道稱,蘋果收購Beats Electronics的交易即將達成,預計價格為32億美元,如果消息為真,這將成為蘋果歷史上最大的并購案,盡管這項收購看上去不那么“蘋果”——穆迪分析師理查德-雷恩(Richard Lane)表示,“過去四年里,他們并沒有做什么超過10億美元規模的收購。”
Beats是誰?
Beats Electronics是音樂制作人吉米·艾歐文(Jimmy Iovine)和嘻哈明星德瑞博士(Dr Dre)在2008年共同創建的耳機制造商及流媒體音樂運營商。2011年8月,HTC曾斥資3.09億美元收購Beats超過半數股權(隨后HTC拋售了一部分);2013年9月凱雷集團斥資5億美元入股Beats Electronics,同時Beats以2.65億美元回購HTC所持其剩余股份24.84%股權。彼時有傳聞稱,HTC之所以愿意拋售所持Beats的剩余股份,正是和一個“不具名”的大投資者做生意。不過在去年9月,Beats的估值還在10億美元上下。但時間僅過去半年多,就傳出蘋果將以32億美金收購Beats的消息,靠譜嗎?
蘋果收購Beats做什么?
1、蘋果現金流足夠,且不反對大規模收購
根據金融時報引述的數字,蘋果全球現金儲備(截至今年3月末)維持在1330億美元。在過去18個月收購了24家公司之后,上月庫克曾暗示蘋果將“伺機”進行更多的收購,而自己并不反對大規模收購。
從另一方面來說,谷歌之前花了32億收購Nest也被認為是溢價收購。雖然Nest本身的產品還遠不值那么多錢,但谷歌看中的是其產品的未來價值。但需要注意的是,Nest所代表的智能家居產業被認為是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但Beats作為一個耳機制造商及流媒體音樂運營商,值得蘋果花這么大價錢嗎?
2、蘋果的流媒體音樂從沒真的對Spotify等產生威脅
iPod隕落說明音樂播放器的更新換代,而更需要蘋果擔心的恐怕是音樂消費模式的落后。根據全球音樂協會IFPI(國際唱片業協會)的報告,訂閱服務是音樂產業中增長最大的領域,2013年營收增長50%至11億美元;但音樂下載市場卻多年增長乏力,去年甚至滑落2%,至39.3億美元——這是蘋果2003年推出iTunes商店后的首次下滑。
在這一方面,Spotify、Pandora甚至Google Play Music都對蘋果產生了威脅;而蘋果推出的iTunes Radio等服務卻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蘋果不想被顛覆,收購Beats是一種捷徑。根據路透社報道,蘋果同Beats在一年前就有過會談,當時庫克已經表達出對Beats推出的流媒體音樂服務Project Daisy的強烈興趣。
根據Re/code網站分析:今年1月發布的Beats Music(注:Beats的流媒體服務)并未大放異彩:業內人士估計,該服務的用戶總數約為20萬,這主要得益于與AT&T的的營銷協議,為后者的用戶提供免費試用……Beats上月表示,該公司正在面臨壓力,因此可能突破AT&T的用戶局限,同意在iTunes上出售訂閱服務。不過,這卻需要向蘋果支付30%的收入分成。
3、蘋果品牌要年輕、要時尚
不得不承認的是,無論是挖時尚界人士做高管、和瑞士廠商合作iWatch(傳聞)還是這一次收購Beats的傳聞,蘋果都在給人一種努力抓住“時尚”脈搏的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