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網訊:根據財經汽車的報道,目前,上汽和清陶聯合開發的第一代固態電池已完成裝車試驗,在實現“系統級零熱失控”的前提下,單體能量密度達到每公斤368瓦時,相比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提升100%以上,測試車輛最大續航里程達到1083公里,充電10分鐘續航增加400公里。
據李錚表示,智己于2024年量產的千公里續航車型帶電量約為130kWh左右,將配合800V的高壓平臺。
猜測:捋一下上述關鍵數字,368Wh/kg,整車1083公里,電池包130kWh,10min-400km。這充電相當于400km÷1083km×130kWh=48kWh,換算成SOC,大概增加37%,可選區間比較多,如20-57、25-62等等,這與寧德時代700km電池包的“充電十分鐘,神行八百里”有較大的區別,平均功率48kWh/10min=288kW,也就是288kW/130kWh=2.2C,假設峰值是2.5C,那就是325kW;假設峰值是3C,那就是390kW,主流超充終端均可滿足。
評:常規液態三元鋰電池,3C、4C快充已經進入了市場應用;但是能量密度可以做到368Wh/kg,清陶當屬第一例,之前寧德時代麒麟電池電池包能量密度最高可達255Wh/kg,假設成組效率85%,電芯能量密度也才300Wh/kg。
所以,這又是一個驚喜的結果,既要…又要…。清陶能源,厲兵秣馬的嘔心之作,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