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網訊:鋰礦王位之爭,主要談談鹽湖股份、天齊鋰業、贛鋒鋰業。
雖然紫金礦業,將來也有鋰礦王者潛質,但是目前,還沒有產生收入。規劃再好,還做不得數,待它鋰礦業務能排上名號,再放進來不遲。
1 鹽湖股份基本情況
鹽湖股份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99.56億元,同比下降42.44%;凈利潤50.98億元,同比下降44.33%。
鹽湖股份 不愧為印鈔機,二季度主營產品價格大降的情況下,凈利潤率還超過50%。
鹽湖股份2023年一季度營收47億,同比增長-38%,凈利潤22.2億,同比增長-36%。
鹽湖股份2023年二季度營收52.5億,同比增長-45%,環比增長10%,凈利潤28.7億,同比增長-49%,環比增長30%。
鹽湖股份最大的看點就是二季度營收凈利潤環比都是增長的,兩個主營業務,至少鉀鹽的價格已經觸底回升了。
2 贛鋒鋰業基本情況
贛鋒鋰業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81.45億元,同比上漲25.63%;歸母凈利潤58.5億元,同比降19.35%
贛鋒鋰業2023年一季度營收94.3億,同比增長75.9%,扣非凈利潤21.3億,同比增長-31%。
贛鋒鋰業22023年二季度營收87.1億,同比增長-4%,環比-6%,扣非凈利潤19.75億,同比增長-59%,環比增長-7%。
贛鋒鋰業,二季度營收87億,同環比微降,但是毛利潤已經大降接近90%,從去年二季度51億,降到今年二季度5.7億。
毛利率從去年二季度56%,已經降到個位數6%。
這個毛利率是公司 上市以來的最低值了,甚至遠低于2019年的毛利率23%。
這主要是,贛鋒鋰業鋰礦自給率目前還不高,以及鋰礦鋰鹽價格出于下降通道,成本虛高。以及電池業務可能是虧損的。
如果二季度沒有投資收益的加持,自身主營業務的凈利潤已然為負了。上半年投資收益25億,公允價值變動12億,合計37億,凈利潤58.5億。Q2毛利潤5.7億,各項費用就是6個億,還有2個億的稅。
3 天齊鋰業基本情況
天齊鋰業上半年營收248億,同比增長117%,凈利潤64.5億,同比下降37.5%。
天齊鋰業2023年一季度營收114.5億,同比增長75.9%,扣非凈利潤48.7億,同比增長46%。
天齊鋰業22023年二季度營收133.7億,同比增長50%,環比18%,扣非凈利潤15億,同比增長-75%,環比增長-68%。
一季度,天齊鋰業毛利率89%,去年一季度為85%。
二季度,天齊鋰業毛利率84.8%,去年二季度為83.6%。
也就是說,天齊鋰業一季度毛利同比微降,二季度毛利同比微升。
但是,二季度毛利還維持在84.8%的水平,遠高于贛鋒鋰業6%,也高于鹽湖股份75%。
從毛利率水平上來說,天齊鋰業和鹽湖股份算一伙,鋰礦100%自供。贛鋒鋰業完全不是一個類型。
不過凈利率下降到60%,低于鹽湖股份68%,
4 財務比較
相比較而言,如果扣除二季度公允價值變動10.5億,贛鋒鋰業二季度凈利潤還有24.5億,包括二季度投資收益19.3億。
投資收益也基本都是長期可持續的,都是參股控股的鋰礦鹽湖資源的投資收益。
按上半年來講,天齊鋰業頭名,扣非凈利潤64億,鹽湖股份51億,贛鋒鋰業41億。
但是按二季度來講,凈利潤頭名鹽湖股份28.7億,贛鋒鋰業二季度去掉公允價值變動后24.5億凈利潤,天齊鋰業凈利潤15億墊底。
投資收益上,上半年天齊鋰業投資收益20.4億,已經低于贛鋒鋰業25億的投資收益。
5 天齊鋰業的狀況
天齊鋰業在二季度,營收比一季度增長18%的情況下,扣非凈利潤從一季度48.7億,大降68%,到了15億,少了33億。
半年報里已經回答了: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 248.23 億元,同比增長 73.64%,主要原因系公司主要鋰化工產品銷售數量及鋰礦
銷售均價較上年同期增加;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64.52 億元,同比減少 37.52%,主要原因系:1)公司鋰化工產品銷售價格下降,導致鋰化工產品毛利下降;2)鋰精礦售價上漲導致公司控股子公司文菲爾德凈利潤增加,少數股東損益增加;3)上年同期,公司參股公司 SES 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因被動稀釋所持 SES 股權導致失去對SES 的重大影響,產生由長期股權投資變為其他權益工具投資的投資收益,本報告期內無此事項,同比投資收益減少約12 億元。
6 看增量
說一下增量。
贛鋒鋰業的增量要好于天齊鋰業和鹽湖股份,很快就有控股鹽湖的鋰鹽產出,24年能滿產4萬噸。未來三年增量可能超10萬噸,增量天花板15萬噸,總權益自供礦15-20萬噸,去年4萬噸左右。
鹽湖股份增量其次,24年建成4萬噸,25年有望滿產。總量天花板是10萬噸,去年三萬對左右。這主要是受制于鹽湖股份的資源僅限于察爾汗鹽湖,鉀肥規模已經到頂,對應鹵水支持的上限就是10萬噸。鹽湖股份目前沒有打算新開拓國內外鹽湖。所以,鋰王候選人,將來鹽湖股份還是會讓位于紫金礦業或其他人的。
天齊鋰業增量也是有,但主要是持股公司泰利森和SQM的增量,國內控股的措拉,投產時間還不定。去年近10萬噸權益自有礦,未來三年可能有6萬噸增量。
在增量上,贛鋒鋰業要強于鹽湖股份和天齊鋰業。至少從規劃上看是如此。
即使考慮鹽湖股份4萬噸新建產能達產,和泰利森今后三年的擴產,相對于贛鋒鋰業三年后近二十萬噸的自有礦產能規劃,天齊鋰業和鹽湖股份的增量略有不及。
最近有傳墨西哥黏土礦有變,但是對于贛鋒鋰業來說,資源布局太多了,即使這個礦很大,出現變數,對贛鋒鋰業的影響也很小。
不過自有礦總量來講,贛鋒鋰業三四年后才可能追上天齊鋰業。
7 簡單小結
三大鋰王,鹽湖股份因為有鉀肥這個壓艙石,業績最穩,但鋰礦上的天花板最低。
天齊鋰業,因為坐擁全球品位最好的鋰輝石和鹽湖資源,抗壓能力最強。
贛鋒鋰業,憑借海量的資源儲備和上下游一體化的獨特路徑,想象空間最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