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一汽轎車總經理安鐵成調往東風集團任職后,一汽轎車再次迎來高層崗位變動。
6月7日晚間,一汽轎車(000800.SZ)公告稱,公司董事長秦煥明因工作原因,申請辭去公司董事會董事、董事長和董事會專門委員會相關職務,辭職后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不過秦煥明依舊是一汽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
公告補充道,因秦煥明辭職將導致公司董事會成員低于法定人數,辭職申請將在新任董事補缺后方生效。在此前,秦煥明依然履行職責。
6月8日晚間,同屬一汽集團旗下的一汽夏利(000927)發布公告,董事長秦煥明因同上理由,從一汽夏利辭職,即日生效。
目前尚未公布這兩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長職務將由誰擔任。資料顯示,秦煥明任職一汽轎車董事長和一汽夏利董事長職務不到一年。
任職期間資產重組不斷
可以說,秦煥明是臨危受命。2016年8月,當時一汽轎車和一汽夏利多位高層因為工作變動和退休等原因離職和調任,時任一汽集團副總經理的秦煥明受命出任一汽轎車、一汽夏利董事長。
在秦煥明任職一汽夏利和一汽轎車任董事長期間,通過剝離資產的方式,對兩家上市公司進行重組,并調整了發展戰略。
例如2016年一汽夏利通過向母公司一汽股份出售所持的一汽豐田股份,獲得資金超過25億元。如此一來,一汽夏利雖然全年營收同比下降了40.5%,卻一舉實現了扭虧為盈,盈利1.62億元。
2017年5 月,一汽夏利宣布調整發展戰略,“雪藏”夏利品牌,押寶2014年上線的新品牌駿派等等。
與此同時,一汽轎車也作價4.2億元,向母公司一汽股份轉讓了紅旗品牌,降低了公司的經營壓力。
一汽轎車是“共和國長子”,一汽集團的核心業務板塊。但是作為我國自主品牌轎車的代表,這幾年的業績確實一路下挫。
2013年一汽轎車實現10.07億元利潤之后,2014年一汽轎車凈利潤1.6億元,同比減少83.99%;2015年凈利潤5294.81萬元,同比下降64.75%。2016年年報顯示公司凈虧損高達9.54億元,公司計劃不派發紅利、不送紅股、不轉贈。
不過,2017年一汽轎車業績有了明顯攀升。2017年一季度財報顯示,一汽轎車實現該季度營業收入70.7億元,同比增長65.7%,歸屬母公司利潤1.6億元,同比激增138.2%。
一汽轎車新能源計劃潰敗
就在我國個大自主品牌大肆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并獲得豐厚紅利之際,作為自主品牌代表的一汽轎車的新能源汽車項目卻被迫終止。
2017年4月29日,一汽轎車公布了一項決議公告,稱通過了一項關于調整未來新能源產品實施地點暨終止建設新能源工廠技術改造項目的議案。這表示,這項歷經5年的新能源汽車改造計劃,最終慘遭終結。
事實上,一汽轎車屬于最早一批布局新能源的自主品牌。在六大國有車企當中,一汽最早提出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
早在2012年,一汽轎車便宣布投資43.48億元在長春建設新能源工廠技術改造項目,該項目包括沖壓、焊裝、涂裝、總裝四大工藝生產線、廠房及輔助設施,具備雙班年產20 萬輛轎車的生產能力。
按照一汽轎車當時的規劃,新能源新工廠的建設周期為22個月,即2014年可以正式投產。
后來一汽轎車還公布了多款新能源車型,包括已經公開展示過的奔騰PHEV、奔騰EV、歐朗 EV和紅旗H7 PHEV等多款產品。
根據公布通過的議案顯示,該項目已經實際投資2415.5萬元,占預計總投資額的0.56%。項目投入的錢主要為土地支付款,現已全部收回。
可以理解為,一汽轎車的長春生產基地歷時5年,只買了一塊地,并沒有虧錢,安裝一些基礎設施,基本淪為了“爛尾工廠”,項目就此終止。
根據2014年“中國一汽新能源汽車戰略規劃”,一汽集團到2020年實現6個新能源整車平臺、16款車型全系列產業化準備,并在新能源市場占據15%以上份額。
目前來看,現實與規劃還差了很大一步。不過,一汽集團方面曾有高層表示,上述新能源項目終止,并不代表一汽轎車將停止新能源方面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