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網訊 近日,“后補貼時代的動力電池市場前景”論壇在京召開。200余位動力電池產業鏈企業代表濟濟一堂,圍繞著“后補貼時代,動力電池產業鏈企業該如何尋求發展”等問題進行了交流和探討。
會上,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經理張壽波表示:動力電池企業要想“基業長青”,必須注重質量管理。他認為,近幾年電動汽車市場火熱,導致動力電池需求增速,很多動力電池企業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加速擴產,但并沒有重視產品存在的一些潛在問題。他表示,質量好壞程度的評定是與用戶需求程度密切相關的,因此動力電池企業一定要了解用戶的需求,了解市場的需求,把質量搞好。
質量問題迫在眉睫
張壽波表示,最能體現動力電池質量的就是實際始終過程中的安全程度,而安全事關用戶的人身安全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健康發展。不重視動力電池的安全,很有可能給整個產業鏈帶來毀滅性的打擊。因此,動力電池企業一定要從前期開始關注一些潛在風險,在各個環節嚴格把控,這樣才能避免出現類似特斯拉和三星起火事件的發生。
從今年1月1日開始執行的新能源補貼新政來看,盡管補貼逐步降低,但對動力電池的技術要求卻有所提高。張壽波認為,今后幾年對動力電池技術方面的要求可能還會逐步提升,或許到2020年之后,還將增加稅收、積分等相關政策,而這些政策很可能影響動力電池產業的發展,所以動力電池企業只有在質量上提高標準,才有可能在今后更為復雜的發展環境中站穩腳跟。
此外,張壽波認為,市面上已經有很多便捷的出行方式,如共享汽車、滴滴打車等早已被人所熟知,這些出行方式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新能源汽車應用市場的擴大。對此他表示,市場上可能還會出現更多、更便捷的出行方式,人們對新能源汽車的需求可能趨緩,動力電池需求量也會下降。一旦行業出現階段性過剩,行業洗牌也將來臨。大浪淘沙,不注重質量、跟不上行業發展腳步的動力電池企業,終將被淘汰。
做好質量,基業長青
為了提高質量,張壽波建議動力電池企業應該從研發階段開始規劃,加大前期各方面的投入力度,確保產品質量安全。就目前來看,很多動力電池企業都應完善技術中的不足,同時企業要在各個環節的管理上進行嚴格把控,對于出現的問題要敢于面對,及時處理。
此外張壽波還表示,動力電池行業不能只朝“錢”看,但在發展的道路上一定要朝“前”看,只有看清整個市場的趨勢,企業才能得到長足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