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芯片巨頭英特爾布局自動駕駛再添猛將。3月13日,英特爾宣布以153億美元收購以色列自動駕駛汽車技術公司Mobileye,該交易或幫助英特爾一舉跨進自動駕駛技術領域的第一陣營。
根據聲明,此次收購將于9個月內完成,一旦收購完成,Mobileye將與英特爾的自動駕駛事業部(Automotive Driving Group)合并,形成新的自動駕駛部門。新的部門總部設在以色列,負責人為Mobileye聯合創始人及CTO Amnon Shashua。
事實上,英特爾已經不是第一次收購自動駕駛相關技術公司,也不是第一次與Mobileye合作。此前,英特爾曾與Mobileye、寶馬聯合成立自動駕駛事業部,計劃在今年下半年在公路上投入一支約40輛無人駕駛測試車組成的車隊,這些汽車仍處于測試階段。
那么,為何英特爾不惜花費重金收購Mobileye?Mobileye究竟是一家怎樣的公司?英特爾的芯片在該合作中又將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英特爾的“野心”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英特爾CEO科再奇表示,自動駕駛汽車會在2023年或2024年正式上路,英特爾要成為首個推動這股風潮的公司。
根據英特爾估計,到2030年,自動化駕駛系統、數據和服務的市場總規模將達到700億美元。而將Mobileye的計算機視覺優勢與英特爾的計算、數據中心等專業技術相結合后,英特爾將在自動駕駛市場中搶得先機。
科再奇也認為,收購Mobileye可將兩家公司的技術整合到自動駕駛汽車平臺上,Mobileye會成為自動駕駛汽車的“眼睛”,而英特爾則會成為“大腦”。同時,雙方的產品還能應用在直升機、無人機及機器人等領域。
顯然,英特爾想要的不只是一張自動駕駛船票那么簡單,而是全面布局未來智能汽車市場。
而從另一層面來看,近幾年,包括高通、英偉達在內的各大國際芯片廠商均在積極布局自動駕駛領域。折戟移動芯片市場之后,英特爾不希望再次落后于人。同時,英特爾也意識到,想要把握智能汽車產業的機會,唯有像高通、三星那樣并購相關技術公司。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計算機芯片制造商,英特爾最近幾年一直努力開拓其核心計算機芯片以外的市場。鋰電網了解到,英特爾已經投資、收購了多家智能互聯網、高度自動化等多樣化的技術型企業,其中包括收購了由德國汽車制造商聯盟擁有的HERE數字地圖業務15%的股份,以及投資2.5億美元用于提供無人駕駛汽車技術的初創公司。
此番收購后,英特爾擁有了自動駕駛環節中所需要的大部分關鍵技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自動駕駛端到端解決方案。
Mobileye是否值153億美元?
Mobileye創立于1999年,擁有廣泛的產品組合,包括車用攝像頭、傳感器芯片、車載網絡、交通地圖、機器學習、云軟件及數據融合和管理等。其ADAS技術更是在著稱于全球,旗下多款產品占據全球ADAS領域90%的市場份額,其中特斯拉的半自動駕駛Autopilot便是Mobileye的代表作。
數據顯示,Mobileye于2014年在紐交所上市,去年營收3.58億美元,凈收入達到1.07億美元。目前市值約為106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Mobileye已經掌握了20多種ADAS技術,包括自動導航系統、車聯網、車道偏離預警LDW、行人碰撞預警PCW、車道偏移報警系統、車道保持系統等。
目前,Mobileye已經為全球20多個汽車制造商提供攝像頭、芯片和輔助駕駛系統軟件等產品。此前,Mobileye還是特斯拉視覺系統的供應商,后因自動駕駛事故而中斷合作。
業界人士認為,Mobileye掌握了自動駕駛的核心技術,也掌握了該領域的市場份額。得到了Mobileye,就是得到了自動駕駛這艘巨輪的頭等艙。
相比之下,高通并購恩智浦半導體公司,花費了470億美元;而三星并購哈曼國際亦也花費了80億美元。因此,業內人士認為,于未來的自動駕駛汽車市場而言,153億美元收購Mobileye絕對是值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