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鈷是什么?
“充電5分鐘,通話兩小時”是鈷的力量,而國家發布《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16-2020)》更是將鈷列入戰略性礦產目錄,將其作為礦產資源宏觀調控和監督管理的重點對象,并在資源配置、財政投入、礦業用地等方面提供差別化管理,足見其珍貴程度!
進入2017年,金屬鈷價格暴漲至40萬元/噸,較年初增長近一倍,甚至引起發改委重視,開始著手調查近期大宗商品期貨的上漲是否涉及投機性炒作和擾亂市場價格秩序的行為。
鈷,真的攪亂市場,今天,《礦業匯》便帶大家了解一下金屬鈷,看看鈷到底何方神圣?
一、鈷價暴漲背后邏輯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鈷價一路走低,由最高時86萬/噸的價格下跌至不到20萬/噸的水平,長時間的低迷讓行業內眾多公司虧損甚至出局。自去年7月份,鈷價由不足20萬/噸開始回升,漲至目前40萬/噸,漲價已經逾一倍。
金屬鈷產業鏈
鈷價的上漲有供需因素、國內外資本參與等多重影響。
資本
鈷屬于小品種,總量不大,流動性差,比較集中,很容易被操控。目前鈷的產業鏈里各種身份的人比較多,除了產業鏈本身之外,現在還有一些資本市場的公司也在參與稀有小金屬的“收儲”工作,而鈷市場容量本身比較小,參與的人多的話,自然就會“火爆”。
供應
數據來源:USGS
剛果(金)是全球鈷礦出口最大的國家,鈷礦產量約占全球50%。(中國鈷儲量占全球鈷儲量的比例僅為1.11%,屬于鈷資源較為短缺的國家。中國每年約80%-90%的鈷原料來自于剛果)
2016年全球鈷礦產量為10.1萬噸,同比增速僅為3.06%,遠低于過去幾年的7%-10%的高增長。主要是由于剛果爆發沖突和整頓,造成剛果鈷礦產量下滑近10%,減少供應約1萬噸。
此外,作為銅鎳伴生礦,鈷在自然界的含量非常低,銅價的長期低迷,使得鈷礦供給也被迫收縮。在過去的幾年里,鈷的傳統供應商嘉能可、歐亞資源、自由港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停產和減產現象。
需求
雖然我國鈷產量少,但是目前中國卻是全球最大的鈷消費國,主要原料全靠進口。在全球10萬噸的產量中,中國消費至少占了一半。而從具體行業來看,電動新能源汽車中的電池行業是推動全球鈷消費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目前,鎳鈷錳三元材料電池已經成為世界頂級新能源汽車制造商的首選,近日,國家同意自2017年1月1日起放開三元電池在客車上的應用。
據安信證券預測,2016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鈷需求量預計為1.44萬噸,2017和2018年新能源汽車鈷需求量預計分別為2.04和2.50萬噸,對應增速分別為41.7%和22.7%。甚至有券商據此預測,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三元電池對鈷需求將達到3.56萬噸金屬當量,相比2015年增長10倍,整個鈷的需求量將達到15萬噸左右。
綜合各種分析來看,鈷的基本面情況確實支撐大漲。
二、國內外鈷行業的寡頭壟斷
鈷礦的供應商分布非常集中,嘉能可、自由港和歐亞資源是全球主要的鈷礦生產商,約占全球鈷礦供應60%。
嘉可能是全球最大的鈷礦生產商,2017年2月13日,嘉能可購買了Fleurette集團所持有31%的MUtandaMiningSarl股權,以及該集團所持有的10.25%的KatangaMiningLimited股權。這意味著,嘉能可目前擁有Mutanda100%股權以及Katanga約86.33%股權,從而進一步提高了自身對全球鈷資源的控制。未來嘉能可是否愿意增產將成為決定鈷金屬供給的重要因素。
國內方面,洛陽鉬業成為鈷業龍頭企業。由于自身債務問題,自由港將其所持有FMDRC的100%股權(也即TFM56%權益)出售給洛陽鉬業,已經于2016年11月17日交割完畢。洛陽鉬業2017年1月23日公告顯示,公司將與BHRNewwoodInvestmentManagementLimited(BHR)合作,在BHR通過股權購買間接持有TFM24%股權后,取得TFM24%的權益的獨家購買權。最終TFM權益受讓成功。至此,洛陽鉬業獲得TFM共計80%的權益,TFM剩余20%股權由剛果(金)公司掌控。洛陽鉬業進一步加強了對TeNKE銅鈷礦的控制,從而提升了其在銅、鈷領域的世界話語權。
三、中國鈷礦分布
2016年9月22日國土資源部發布《中國礦產資源報告》,中國鈷礦儲量如下圖所示:
(數據來源:國土資源部)
數據顯示,2015年已探明中國鈷礦產量68萬噸!
我國目前已知的鈷礦產地有150余處,分布于24個省(區),主要分布在甘肅、山東、云南、河北、青海、山西等6省。
其他地區主要是新疆、四川、湖北、西藏、海南、安徽等省(自治區)。
自然界已知含鈷礦物近百種,但單獨的鈷礦物很少,大多伴生于鎳、銅、鐵、鉛、鋅、銀、錳等礦床中,且含鈷量較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