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快電動汽車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適度超前、車樁相隨、智能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滿足超過500萬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
同時,根據發改委、能源局、工信部、住建部聯合印發了《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年)》,提出2015-2020年,需新建公交充換電站3848座,出租車充換電站2462座,環衛、物流等專用車充電站2438座,公務車與私家車用戶專用充電樁430萬個,城市公共充電站2397座,分散式公共充電樁50萬個,城際快充站842座。
充電樁行業發展面臨的問題
自國家鼓勵充電基礎設施政策發布后,各地紛紛加大投入力度建設充電樁,充電樁業務企業也紛紛宣布將在北上廣布局數萬充電樁。充電運營商、設備生產商、整體解決方案商,這三者是充電樁產業鏈條上的重要角色。
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依然存在很多制約因素:商業模式不清晰、車樁標準不統一、兼容性差、充電樁質量參差不齊等;充電樁在支付渠道、信息收集方面都是孤島運營,無法互聯互通。同時,城市土地資源緊張,公共充電站建設進度慢、建設成本較高、私人充電樁小安裝難度大,這使得目前的充電樁市場依舊處于無序狀態。
當去哪充電成為車主發愁的痛點難點時,就會制約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所以加快充電樁的生產和建設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充電樁行業的CAE仿真應用
汽車充電樁為的就是解決人們的剛性需要,其自然會被用在復雜的環境當中,在充電樁的生產和研發中,需要考慮和解決的因素和問題就相對較多,在這些環節的研發中,到處有著CAE仿真應用的身影!
1、CFD與熱分析
“充電快”作為大多數新能源汽車車主對充電及充電樁的要求,同時也意味著充電樁電流要大,自然散熱和阻燃就要好!因為進行cae熱仿真是必須的!
2、強度分析及剛度分析
由于充電樁使用環境的復雜,尤其在寒冷的北方,耐寒抗沖仿真分析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環。
充電樁外殼共有6個部分可以用到塑料,分別是充電樁殼體,充電樁插頭、充電樁插座,充電槍外殼,斷路器,接觸器及電源模塊外殼,不同部位的外殼材料有相對應的選材要求,既要達到性能要求,也要選材要經濟安全。
3、電磁分析
充電樁電壓及電流變化頻繁,同時又需要與其他設備進行通訊訪問、信息驗證以及支付機制,所以在研發和使用過程中還需要進行電磁分析。
4、連接器分析
從材料的角度來講,充電樁涉及的零配件主要有五金件,電氣元件,線纜,塑料件,需要應用到各種連接器,而充電樁作為一個長期使用的設施,不可避免的會進行多次的插拔和連接,所以要進行連接器可靠性分析。
5、電池仿真
面臨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態勢,除鋰電池快速發展之外,釩電池與電容型電池也將步入成熟發展階段,預計將在2017年加入電動汽車行列。
未來,氫燃料電池也將在國內陸續推廣開來,這些對于充電樁行業而言,將是絕對的利好。
6、結構與材料優化
優化設計包括尺寸優化、形狀優化、形貌優化和拓撲優化,而表現在充電樁設計中則有材料節能環保、結構簡潔可靠、安裝維護方便等。在維持充電樁重要區域原結構、模態和剛度性能等基本不變的基礎上,對其他部位進行優化達到上述目的。
7、電力電子器件仿真分析
控制邏輯優化:在不同驅動工況下,優化電氣傳動動力集成部件及系統
熱管理:電磁損耗散熱方式和路徑設計
熱應力分析:優化由熱應力和電磁力產生的機械形變問題
8、疲勞分析
根據疲勞理論,疲勞破壞主要由循環載荷引起。傳統的產品疲勞性能驗證需要幾年甚至更多時間來在樣機上進行大量的疲勞試驗,發現設計錯誤并改進。
通過CAE仿真技術用載荷譜模擬和加載,預測壽命和反饋優化,大幅度壓縮試驗時間、縮短開發周期。
來源:第一電動網
以上內容來源于網絡,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疑問請聯系我們;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