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無人駕駛技術成為車企、科技巨頭、資本市場爭相布局的“風口”,因此無人駕駛汽車領域也得到了快速發展,為這項技術今后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隨著無人駕駛被各領域的佼佼者所看好,并且加大投入,未來該領域將有更多技術突破。此外,傳統汽車巨頭和互聯網高科技企業在未來的“跨界合作”也將增多,它們之間將形成良好的優勢互補。
綜合來看,受技術及現有法律法規的限制,短期內無人駕駛汽車無法實現規模化應用,但不可否認的是無人駕駛領域正在加速發展前行中。下面一起來看看2016年國內外11家汽車及科技巨頭都取得了哪些階段性成果。
谷歌無人汽車傳感器成本大降90%
2016年2月,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對谷歌Alphabet公司的決議文件出臺,認定由人工智能系統駕駛的谷歌無人駕駛車符合聯邦法律,即谷歌無人駕駛系統正式被認定為司機。
自3月起,谷歌公司測試了旗下無人駕駛汽車,累計里程達241萬公里。此外,谷歌將其無人駕駛汽車項目剝離為獨立公司Waymo,并歸于母公司Alphabet旗下。
值得一提的是,自主研發制造能讓Waymo對無人駕駛硬件給予更多的控制,讓成本降低到相對較低的水平。當前制造激光探測與測量傳感器成本比2009年下降了90%。
通用投資15億美元布局無人駕駛
2016年伊始,通用汽車宣布向打車應用Lyft投資5億美元,雙方還決定合作開發無人駕駛汽車。通過打造一個自動駕駛汽車網絡(Autonomous On-Demand Network),實現按需提供服務。通用汽車表示,兩者的合作,可以把通用汽車自動駕駛技術,和Lyft的打車應用很好地結合起來。
3月,通用汽車宣布收購了無人駕駛技術初創公司Cruise Automation,消息人士稱,本次收購金額約為10億美元。
目前,通用汽車計劃在美國密歇根州擴大無人駕駛汽車的測試范圍,并于明年在雪佛蘭Bolt電動汽車工廠里生產下一代無人駕駛汽車。
特斯拉未來車型將添加自動駕駛新硬件
2016年10月19日,特斯拉發布重大公告稱,今后生產的所有車型都配備自動駕駛硬件,今后只需開發軟件即可,相關軟件則將在2018年推出。所涉的車型包括定于2018年年中推出的Model 3。
Uber斥資6.8億美元收購無人駕駛卡車創業公司
8月19日,Uber花費6.8億美元收購了無人駕駛卡車創業公司Otto。這一舉措將使得Uber對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發方向更趨多樣化。
同日,Uber和沃爾沃宣布達成合作,計劃投入3億美元,共同開發自動駕駛汽車。據悉,Uber的目標是,到2017年年底,使得匹茲堡上路的無人駕駛沃爾沃汽車數量達到100輛。目前,公司的第一支無人駕駛汽車隊已經面向公眾開放。
9月份,Uber在匹茲堡推出了自有的無人駕駛汽車隊。但是在11月中旬,Uber在美國舊金山推出的另一支無人駕駛車隊被美國車輛管理局(DMV)稱為“違法”,聲稱將撤銷該車隊的登記許可。Uber不得不叫停該上路行駛的車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