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先生
和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的見面約在了下午五點整,但因為他上一個會議還沒有結束,等了大約20分鐘。原本以為每天在不斷會見來客中度過的王傳福至少會衣著講究,但在一天中接待五六波訪客的王傳福卻以一身藍色短袖工裝出現。他手里很隨意的拿著個一個黑色筆記本,胸前掛著編號001的工牌,那上面的照片應該是1997年時候的王傳福。
與大部分企業家不同,王傳福很少在公開場合露面,這個醉心于技術的董事長被員工稱為“比亞迪首席工程師”。在記者對面坐下的時候,旁邊的工作人員小聲地提醒他,“王總,頭發”,王傳福趕緊伸出手,把頭發隨意往上一抹。
在前往比亞迪采訪前一個月,記者曾邀王傳福上鏡做對話節目,但最后臨時取消。王傳福給出的解釋是,當天會議太多,覺得自己狀態不佳。當他穿著藍色工服、帶著工牌前來會客時,突然明白他可能一開始就沒有公開出鏡的想法。實際上,從1995年創立比亞迪至今的21年時間中,王傳福確實鮮少向外界打開心扉。
最近幾年,伴隨著比亞迪的聲名鵲起,王傳福同收購沃爾沃之后的李書福一樣,似乎開始刻意隱蔽自己,甚至更為低調。一位在王傳福身邊工作近十年的員工告訴記者,近兩年來,除了在位于深圳坪山總部“六角大樓”里接受個別媒體的訪問外,王傳福已經很少露面。平時在公司,王傳福基本開著比亞迪自己的產品,比如F3DM、秦、唐等,穿的都是工裝。
王傳福的開場顯得比較謹慎,他向記者頗為官方地介紹了比亞迪公司的現狀。他的話不多,并不會像創業家一樣用飽含激情的言語打動你,甚至講話也是一板一眼。在溝通中,王傳福偶爾會像孩子一樣,有點“走神”。王傳福身邊工作了超過十年的工作人員解釋說,那是王傳福在思考,是對談話內容有所感悟。但只要提及王傳福感興趣的話題,他會迅速地“回過神”來。
作為一個掌管著營收已經過千億元航母級企業的董事長,王傳福的每一天都是在壓力中度過。“公司有十幾萬人,算上上下游有一百萬人,接近一個中等城市。一睜眼就要想到有10多萬人等著發工資。”王傳福說。“作為企業家,必須要選擇對的方向。我們認為技術首先要為戰略服務,其次才為產品服務。一個產品的失敗造成的損失是幾千萬或者上億元,但方向錯了,損失的可能就是幾十億、幾百億,更加寶貴的戰略時間會被延誤五年、十年。”王傳福說。
作為中國民營企業家代表人物之一,王傳福的是汽車行業明星人物,他擁有眾多“迪粉”,但同時又是一個孤獨的戰士,他有著技術男的極度自信,同時又非常小心謹慎,這些成為他身上非常獨特的“中國式企業家”印記,即便是在充滿傳奇色彩的汽車行業,他仍然是一個“怪才”。
孤獨的斗士
并不像中國典型的企業家形象,王傳福是一個略微“孤僻”的人。所謂“孤僻”,是指王傳福在性格上有點內向而樸拙,再加上又是一個典型的技術型專家,王傳福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技術研發上。在與記者交流的時候,王傳福表示自己除了研究技術,沒有什么特別的愛好。“平時看看書,但都是理論性的工具書。”王傳福說。
難以想象,王傳福最大的愛好不是在比亞迪研發大樓里“串門”,就是埋頭做技術性研究。王傳福的員工說,他每天在研發大樓里可以走夠一萬步,這已經成為比亞迪的一個精彩小故事。但王傳福并不知道這是時下流行“走路運動”,他的生活其實很簡單——在比亞迪總部,王傳福的辦公室位于其“六角大樓”二樓電梯門右側,相比于其他企業家對自己辦公室奢華的裝飾,它的布置稱得上“簡陋”——但擺放著許多技術書籍和車模。
員工提供了這樣一份王傳福的作息時間表:每天一大早開著某一款比亞迪車(體驗產品性能)來到公司的專用車位,然后在大樓里工作一整天,通常在員工食堂一個人默默找個位置吃飯。對于像每天萬步這種最新的“時尚運動”,王傳福表示無法理解。“為何有人會花時間專門來走一萬步,而且一些人還要在晚上去跑上很長距離做運動。”王傳福說。
作為一個技術專家,王傳福的“落伍”似乎可以理解,但是作為企業家,他卻并不像慣常印象中那樣喜歡混圈子。一位接近王傳福的人士說,某次一位省長攜相關人員去比亞迪考察,王傳福在陪同參觀完工廠后,不善應酬的他直接對旁邊的副總說,你陪省長去吃飯吧,那位省長一臉愕然。據說,類似的情節發生過不止一次。除了必須參加的活動,王傳福都是閉門在家。
在與記者交流的幾個小時中,王傳福總是在重復一些觀點和話語,在別人的提示下,才會給出一些精彩的觀點,他基本不會按照記者的思路給出期望中的“出色總結”。
文章來源于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