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市斯諾實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斯諾”)董事長鮑海友在高工鋰電年會發表了“負極材料如何實現‘內外兼修’”的主題演講,和與會嘉賓分享斯諾對負極材料未來市場的分析以及公司在負極材料領域所取得的成果。
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長對動力電池產生了持續的產品需求,動力電池需求保持年復合增長率40%的增長速度,這為負極材料市場保持持續增長提供了依據。
鮑海友表示,負極材料目前仍然是以石墨類為主,短期內被替代的可能性不大。其中,負極材料能量密度、充電電流和成本是負極材料未來的發展方向,這也是負極材料企業在未來市場競爭中應該解決的問題。
鮑海友指出,針對鋰離子電池市場的變化,負極材料企業要做出積極調整和準備。具體表現為企業要明確公司負極材料技術的發展方向,在新型負極材料方面做好技術儲備。要達到上述要求,負極材料企業必須做到內生增長和外延擴張的內外兼修。
其中,差異化、精細化和規模化是負極材料企業參與未來市場競爭的三大策略,同時也要在技術路線、材料類型和市場定位三個主要方面深刻思考,在產品參數、生產工藝和產品品質方面進行嚴格控制。
作為負極材料領先企業,斯諾自主研發的軟/硬碳復合負極材料具備大倍率放電、低溫、長循環壽命和高安全性等特點,區別于傳統的石墨層狀結構,大大提升了材料與電解液的相容性,降低了石墨與電解液發生副反應所產生的安全隱患,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和工藝適應性。能量密度會比其他類型快充電池要高,批次合格率達到97%-98%。
同時,斯諾研發的高容量硅基鋰電池負極材料采用具有多孔結構的硅粉,并結合碳材料的穩定性制備而成,具有高容量、長循環的特點,首次庫倫效率可達95%,500周循環材料克容量保持率為1000mAh/g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