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不|91免费视频观看|成人av小说|久久精品影视大全|亚洲第一伊人

歡迎訪問鋰電網(li-b.cn),鋰電產業鏈服務全平臺!
2025年09月16日   星期二    |  廣告單價 |  鋰電資訊
首頁 > 資訊 > 技術 > 鋰離子電池低溫技術知多少?(二)——原理篇

鋰離子電池低溫技術知多少?(二)——原理篇

來源: | 作者:admin | 分類:技術 | 時間:2016-11-27 | 瀏覽:17183
文章頂部

鋰離子電池低溫性能較差的原因可以從兩個角度來解釋:材料角度和電化學角度。我們先來談一談材料角度的解釋。

對于電解液而言,溶劑的構成主要是一些環狀酯和鏈狀酯,這些溶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在低溫時流動性會變差,一些電解液甚至會在-30℃~-40℃時部分凝固。這樣一來,鋰離子在低溫下電解液中傳導的速度就會變慢,從而降低電池的低溫充放電性能。下圖中列出了電解液常用溶劑的熔點,熔點越低的溶劑相對的更適合在低溫下使用:

鋰離子電池低溫技術

對于正負極材料而言,鋰離子電池的放電過程就是鋰離子從負極脫嵌并嵌入正極的過程,當電池在低溫條件下放電時,鋰離子從負極脫嵌的阻抗以及向正極嵌入的阻抗都會增加,從而增加了整個反應的阻力。

這個時候細心的朋友可能會問了:那低溫充電會造成不可逆的析鋰的原因是什么呢?與放電過程相反,充電過程是一個鋰離子從正極脫嵌并嵌入負極的過程,在低溫下,鋰離子低溫嵌入負極的阻抗會急劇增大,并大到鋰離子寧可直接成單質析出在負極表面、也不會百分百的嵌入到負極內部。對于低溫充電負極析鋰這一現象,我們也可以做這樣的定性理解:對于負極材料而言,其“原始狀態”就是沒有被鋰離子嵌入的狀態,在低溫充電時,負極有很明顯的、保持原始狀態的趨勢,這一趨勢就讓鋰離子更加難以嵌入。

材料角度的介紹完成后,小編再給大家來點長知識的原理,各位小伙伴請耐心往下讀。以放電為例,《表現篇》向大家介紹過,低溫放電的電壓會明顯低于常溫放電電壓,那么產生這一現象的電化學原理是什么呢?答案是電池在低溫放電時“極化”的增加。電池中的極化指的是:電池在充放電過程中,與其平衡狀態(擱置時)所偏移的差值。日常的充放電都會引發電池的極化。極化的結果之一就是產生與平衡狀態不同的電壓,例如一個平衡狀態電壓為3.9V的電池,以常溫0.5C放電電壓會瞬間降低到約3.8V、以低溫0.5C放電電壓則會瞬間降低到約3.7V,對應的兩個壓差(常溫下的3.9V-3.8V,低溫下的3.9V-3.7V)就是極化的結果,而壓差的名稱叫做超電勢。

電池從擱置狀態進行充放電時,電壓產生的變化值稱為超電勢,超電勢的大小是極化程度大小的度量。

電池中的極化可以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叫做電化學極化,其主要由電化學反應的阻力造成。對于鋰離子電池而言,引起電化學極化的因素包括鋰離子在電解液中導通所遇到的阻力、鋰離子在正負極嵌入和脫嵌所遇到的阻力、集流體和極耳的電阻等。鋰離子電池在低溫充放電時,鋰離子在電解液中的導通速度會降低、在正負極中嵌入和脫嵌的阻抗也增加,因此低溫充放電的電化學極化較常溫會明顯增大。

另外一種造成極化的原因為濃差極化,以鋰離子電池的低溫放電為例,這是一個鋰離子從負極脫嵌進入電解液、并從電解液中嵌入到正極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負極附近的電解液由于不停的有從負極脫嵌的鋰離子進入,因此擁有著更高的鋰離子濃度,而正極表面附近的電解液則相反有著更低的鋰離子濃度,在持續放電的過程中,鋰離子在正負極附近電解液中的濃度差持續存在,由于鋰離子是帶正電荷的,因此為了持續的維持這一鋰離子濃度差,就需要持續的施加一個額外的電壓,這個額外電壓就是濃差極化的結果。并且隨著溫度降低,鋰離子在電解液中的擴散會更慢,因此這一濃差也會變得更大,從而造成了更大的極化。放電時的濃差極化的示意圖如下:

鋰離子電池低溫技術

電池中的極化由電化學極化和濃差極化構成。

總結:鋰離子電池低溫下表現差的原因,從材料角度來講主要是低溫下電解液的離子導通率降低,以及低溫下鋰離子在正負極脫出和嵌入的阻抗的增加;從電化學角度來講的話,則是低溫時電池極化的增加,而極化又可以分成電化學極化和濃差極化兩部分。

分享到:

合作機構: ofweek鋰電網 | 電池在線網 | 亞太電池展 | 巨典展覽 | 德泰中研 | 振威展覽 | 亞化咨詢 | 知行鋰電 | 高工鋰電 | 深圳市電源技術學會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鋰電網(li-b.cn) | 粵ICP備18158530號


掃碼關注微信
獲取更多商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