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5日, 2016高工電動車(客車/乘用車類)全國巡回調研將走入川渝及兩湖地區。屆時將對川渝及兩湖地區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格局,市場競爭關系及企業動態布局等進行深入調研。
這是2016高工電動車(客車/乘用車)全國巡回調研活動繼廣東、廣西、福建、江西站后的第五站和第六站。在長達半個月的巡回中,調研團隊已經走訪了比亞迪、五洲龍、廣汽、福汽集團、廈門金旅、東南汽車、云度新能源、宜春客車、江特電動車等十多家大型車企。
在川渝及兩湖地區,調研團隊即將走訪的車企包括長安汽車、重慶力帆、東風汽車、重慶恒通客車、四川野馬汽車、揚子江、中國南車等約十家大型車企。
在巡回調研之前,先來看看當前川渝和兩湖地區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情況,同時了解各大車企關于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發展及布局。
重慶地區
按照《重慶市新能源汽車與智能汽車產業集群發展規劃》,重慶將在2017年完成新能源汽車年產銷4萬輛,2020年重慶將實現產銷新能源汽車15萬輛、智能汽車50萬輛,形成千億元產值。
據重慶市相關部門披露,截至到2015年10月29日,重慶市累計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超過3100輛,其中客車1223輛、物流車1128輛、乘用車754輛。
目前重慶地區的車企有2家乘用車企(長安汽車、力帆汽車),2家客車企業(恒通客車、重慶五洲龍),一家專用車企(重慶瑞馳)以及近20家零部件企業的汽車產業集群。
四川地區
據四川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5-2020)》提出,到2020年,四川全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產能達30萬輛,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10萬輛,公車領域的新能源車占配備更新總量比例達50%,公共服務領域新購車輛新能源汽車占比力爭達到70%。
同時,將以成都和瀘州作為先導城市,優先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并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建設、運營充換電基礎設施。
湖北地區
湖北是汽車工業大省,汽車產業也是湖北在2014年盈利能力最強的支柱產業之一。坐擁中美日法四大車系、兩大汽車集團、九大乘用車工廠的省會武漢更被譽為“中國車都”。
目前,已經有東風乘用車、上海通用、比亞迪、江淮、東風雷諾、東風揚子江、南京金龍、宇通客車等乘用車和客車企業相繼在湖北武漢、襄陽、十堰等地建設新能源生產基地,同時天津力神、國軒高科等一批核心零部件配套企業進駐湖北。
在湖北地區,新能源產業及推廣重點城市主要集中在武漢、襄陽、十堰等城市。
湖南地區
目前湖南地區已經有南車時代電動、長沙比亞迪、長沙眾泰、梅花客車、江南汽車、中聯重科、恒潤高科等電動汽車整車制造企業,同時還聚集了南車時代電氣、南車時代電機、湘電股份、和泰新能源等200余家電動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初步形成了較完整的電動汽車產業鏈條。
官方資料顯示,截止到2015年,全省電動汽車重點企業共銷售各類新能源汽車33795輛(其中省外23307輛,省內10488輛,長株潭地區10073輛),同比增長763%。
截至2015年底,全省電動汽車保有量21273輛,其中公交車4560輛,公務與私人乘用車15676輛。
充電設施建設方面,有國家電網公司、普天集團、和泰新能源、地方城投公司等大型央企參與建設。截至2015年底,全省已建成充換電站44座,交直流充電樁2567個。
主要車企布局情況
一、長安汽車規劃至2025年將推出34款車型。計劃到2020年,新能源車累計銷量達到40萬輛,至2025年,累計銷量突破200萬輛。
產品情況:長安汽車目前主要銷售的電動車型為長安逸動EV,即將上市的還有新奔奔及純電動物流車。未來計劃推出的34款新能源產品中,其中純電動27款,插電混合動力7款。車型包括乘用車、商用車、MPV、SUV等。
現有供應鏈:目前,長安汽車電池及PACK主要由萬向A一二三供應,而電機、電控方面則是由其旗下子公司長安新能源自主研發供給。
未來供應鏈需求主要集中在電池整體性能與價格,期望在提高能量密度的同時,能把價格降下來。同時表示,隨著銷量的快速提升,對電池的需求會明顯增加。
二、力帆汽車規劃至2020年,實現3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租賃規模。籌備新建智能新能源汽車60億瓦時鋰電芯項目,并預計推出21款純電動及混合動力車型。
產品情況:力帆汽車目前擁有5款電動汽車,后續還將推出520、520i、320、330等新能源電動車,未來新能源領域還將涉及SUV產品。
現有供應鏈:力帆汽車目前電芯供應商有創明電池、賽恩斯;電機、電控方面合作的有中科深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