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盡管經過長達一年時間的籌備,但長城汽車(601633)雄心勃勃的定增計劃未曾出師便宣告結束。這意味著,自2015年7月就開始籌劃的120億元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正式宣告流產,一時之間輿論嘩然。
3月25日,長城汽車發布公告稱,公司決定終止本次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事項,并以自有資金投資相關項目。“鑒于自2015年下半年以來資本市場波動較大,公司股價已低于確定的發行底價。經反復論證、審慎研究,公司決定終止本次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事項。”長城汽車表示。
事實上,長城汽車定增失利一事已埋伏筆。在長城汽車最初的計劃中,計劃募集168億元用于布局關于新能源車等戰略未來的發展,但是卻因現實情況不理想而不得不調低預期至120億元。而此前關于定增方案一事,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也曾暗示,稱長城自有資金很充足,并非一定要通過資本市場來募集資金,
“主要兩點考慮,一個是資本市場環境不好,時間拖得太長;另外長城投入新能源的意愿迫切,通過其他渠道募集資金更加有效。”接近長城汽車的相關人士透露。
但現實卻是,拋開資本市場波動的大環境而言,長城汽車自身的營業利潤連續三年下降并降至五年最低。根據長城汽車的公告,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長城汽車的業績便有所下滑,2014年長城汽車利潤80.5億元,同比下滑2%。此外,自主品牌SUV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單車利潤空間快速縮窄,新能源戰略轉型于此時受挫,長城汽車顯然有些措手不及。
“(長城汽車)會保證項目建設的順利進行及相關業務依照原計劃有序推進。”在宣布放棄定增方案公告的結尾,長城汽車強調道。而就目前為止,上述內容能否按計劃進行也是資本市場和行業層面最為關注的焦點。這一次,長城汽車可能再沒有第二次機會了。
定增生變
自去年7月高調宣布定增168億元人民幣以來,長城汽車的定增方案公布已有近一年時間,但種種跡象表明,資本市場并不看好其定增計劃。
在長城汽車公布定增方案后,彼時停牌超過一個月時間的長城汽車曾在隨后三天遭連續2個跌停,在定增計劃公布之后的第四天,長城汽車股價下降已經累計超過20%。即使在新能源概念繼續火爆的2016年,長城汽車的股價也一直持續低迷,在股市的遇冷被認為是資本市場不看好其定增計劃的直接信號。
長城汽車根據資本市場的反應在內部也相應作出調整。在定增公告發布一個月之后,長城汽車于2015年8月29日宣布對集資計劃進行大幅調整,下調其非公開發行股票募資與使用額度,包括總募資額度由原來的168億元人民幣下調至120億元,募集資金縮水48億元,同時發行數量由原來的38700.76萬股調整為不超過27643.4萬股。
彼時,長城汽車就曾經通過官方對外界打“預防針”,稱“募集資金不足部分由本公司以自有資金或通過其他融資方式解決”。不過顯然資本市場對于長城汽車定增方案的接受能力仍然不高,至此,長城汽車不得不在3月25日宣布終止本次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事項,以自有資金投資相關項目。
對于此次增發計劃“流產”,魏建軍在隨后的業績記者會上做出了回應,“主要是因為股票市場波動,但公司的現金流充裕,融資手段多,且盈利能力足夠應付投資,故無大影響。”
但事實卻并非盡如人意。長城此次120億元的資金投資額非常之高,項目的進展也充滿了變數,對于已經在徐水工廠和研發中心投入巨額現金的長城而言,當下頗有些亟需資金 “解渴”的意味。
從去年9月至今,長城汽車先以自有資金對徐水哈弗公司追加投資25.92億元,用以投資建設徐水工廠二期項目;此外,長城汽車位于俄羅斯圖拉州的工廠預計將在2018年建成,對俄羅斯工廠的投資額度預計約32億元。而對于此次增發投入的新能源等相關項目,已經“箭在弦上”,長城汽車的新能源智能變速器和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項目的生產基地也已經開工建設。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