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斯拉概念加身,使均勝電子股價一路狂飆。但中國證券報記者實地調研發現,支撐公司股價持續攀升其實另有邏輯。
這一邏輯的脈絡之根在于寶馬新能源汽車。就在特斯拉Model S萬眾矚目之際,寶馬i3也欲以城市“終極駕駛機器”的姿態迅速搶占新能源汽車制高點的另一極。均勝電子是A股上市公司中唯一為寶馬i系提供汽車電子配套支持的供應商,其看家利器電池管理系統(BMS)才是市場真正最為期許的標的。不過,寶馬i3在中國上市時間的推遲,以及其對推出后續i系列車型的謹慎態度,或對均勝電子兌現BMS訂單收益產生不利影響。
伴隨著電動汽車市場以每年翻番的速度發展壯大,汽車智能化革命方興未艾,全球汽車電子消費市場正迎來前有未有的巨大機遇。中國證券報記者最新獨家獲悉,均勝電子日前已就汽車電子業務發展愿景做出規劃:繼續著重新能源動力控制系統的開發,保持技術領先地位的同時努力拓展市場份額,爭取進入全球行業前三;保持駕駛控制系統在全球市場的份額,進一步擴大銷售,努力成為全球前三位的供應商;進軍行車安全系統電子產品市場,盡快生產出品牌產品,搶占一席之地。
寶馬概念 傳統巨頭產電動車更沉穩
“公司真的不希望股票短期內如此快速上漲。”看著三個月內翻了一倍多的股價,均勝電子公共傳媒部總監陳陽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特斯拉的確曾經聯系過均勝電子,意向就BMS等產品展開合作。但公司目前只是與寶馬公司就i3產品簽訂了供貨協議。均勝電子股東名單中機構數量已經顯著增加,這或許是公司股價接連創新高的直接原因。”
2014年2月12日,均勝電子發布公告,聲明未與特斯拉建立業務關系。脫下特斯拉概念的外衣,均勝電子實際上是真正的“寶馬i3概念股”。寶馬i3主要的零部件生產商均位于德國,除了電池采用三星公司產品之外,來自中國的均勝電子成為為其配套的唯一A股上市公司。
寶馬中國相關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i”是集團繼寶馬、MINI和勞斯萊斯之后全新的第四品牌。“i3是寶馬集團推出的首款純電動汽車,目前已經在歐洲銷售,但其進入中國的時間并非此前媒體報道的2014年一季度。從目前情況看,最早也要待到年中,下半年也說不定,屆時位于沈陽、北京、上海、深圳的6家寶馬5S店將成為首批i3的經銷商。”
寶馬i3由Life和Drive兩個模塊組成,前者主要指車輛上半部分結合碳纖維增強塑料CFK制的座艙,后者則是指下半部分包括驅動裝置、蓄能器和底盤結構在內的鋁制模塊。“從目前情況來看,美國市場將成為i3有可能最先開拓和進入的海外市場,隨后才是中國和韓國。”
據介紹,i3的底盤由回收的次生鋁材料制作,可以降低80%的碳排放;而座艙則是完全創新思路的碳纖維塑料結構,比鋼材輕50%,比鋁輕30%,i3全裝備質量為1195公斤;其電池也能享受8萬公里10年的免費保養,即便回收也將繼續用于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項目。這與大眾系、奔馳系新能源汽車的解決思路很不一樣。
寶馬i3電動車前蓋中沒有密密麻麻的發動機和電線,卻較普通汽車多出一個盛放充電用電線的前備箱。其充電過程與加油較為類似,將電線一端接入充電樁接口,另一端接入電動車旁側的充電接口,而后電流就會像汽油一樣注入電池。快充過程只需20分鐘,就可以保證150公里的續航里程。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