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0日,周四?!杜f金山紀事報》一篇報道,令市場對蘋果洽購電動車天王Tesla將信將疑。報道本身十分取巧,讀者只知兩家公司的主事人一年前曾碰面相談甚歡,會談內容任君演繹。
話得說回頭,寧信其有源于“果粉”久旱逢甘露;跟風買入Tesla的散戶,出于對投機取巧的報道照單全收。專業投資者心思縝密,始作俑者越是無風起浪,他們越有興趣反其道而行。蘋果洽購Tesla報道面世后,市場上有二事值得一提。
一是,對沖基金Seabreeze Partners創辦人Doug Kass快人快語,揚言打死也不信蘋果那么蠢,做什么不好要去收購Tesla。他的理據簡單直接,去春兩家公司碰頭時,Tesla股價才50美元,一年后的今天突破200美元;市值60億美元還有商量的余地,市值240億美元哪里還有得商量?
Doug Kass雖以沽空聞名,但向來不沾手做空比例高企的股票。Tesla近期沽空比例上升至24%(沽空股數從去年10月底略超2100萬股,增至目前約3000萬股,占Tesla流通股份1.23億股約24%),在這種情況下出手,大大有違Doug Kass的原則。Tesla能令他破例,自然不是大鱷跟自己荷包過不去。
然而,過去一年不論什么壞消息,皆不足以成為Tesla股價一飛沖天的障礙。該股從一年前的約38美元起步,升至執筆時的209.1美元,漲幅4.5倍。與這種動力充沛遇神殺神的強勢股對著干,心臟承受能力差點都受不了。
第二件事,是Tesla股價上周升過200美元創歷史新高,一位炒家沽出556份6月行權價240美元的Tesla認購期權。此合約當時造價為每股12.6美元,每份合約代表100股,意味Tesla股價6月到期前若無法升過240美元水平,認購期權沽家便能按每股12.6美元、每份(100股)價值1260美元的條件,收足700560美元($1260 x 556份合約)的期權金。
上述期權只有三四個月便到期,sell calls(沽出認購期權)者博的是Tesla股價無法從合約成交日約200美元水平(執筆時已升至209.1美元),漲至240美元(行使價)以上,令期權變成廢紙,合約沽家70萬美元期權金就此袋袋平安。
以炒家sell calls當日Tesla的股價水平計算,買入合約者要成功行使每股240美元的認購權,Tesla股價得至少上升兩成。尋常股票要在三個月內飆20%絕不容易,但Tesla這種強勢股卻屬例外。沽出這556份認購期權的Tesla淡友,三四個月后到底是70萬美元期權金輕松落袋,還是不知要以什么價格吸股以履行交貨責任,跟Doug Kass風雨同路賠了夫人又折兵?單是這個盤,已值得賭上一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