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5日,科技部發布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能源汽車重點專項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下稱《意見稿》),受此消息影響,新能源汽車概念股大漲,其中,同花順數據顯示,動力鋰電池板塊大漲3.46%,中國寶安、東源電器、比亞迪、滄州明珠、新宙邦、路翔股份等多只個股漲停,其余個股也大面積上漲。目前,政策利好驅動新能源汽車進入景氣周期,數據顯示,2014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暴增325%至7.5萬輛,而與相配套的動力電池與燃料電池已經出現供不應求,未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產量的繼續擴容,電池行業也將繼續迎來極具潛力的發展空間。
《意見稿》提出,該方案的總體目標為,落實《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實施新能源汽車“純電驅動”技術轉型戰略;完善電動汽車“三縱三橫”技術體系和新能源汽車研發體系,升級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技術平臺;到2020年,建立起完善的電動汽車動力系統科技體系和產業鏈。為2020年實現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500萬輛提供技術支撐等。其中,電動汽車“三縱三橫”是指,“三橫”共性核心技術(動力電池與電池管理、電機驅動與電力電子、電子控制與智能技術);“三縱”動力系統技術(純電動力系統、插電/增程式混合動力系統、燃料電池動力系統)。
《意見稿》提出的具體目標包括,轎車動力電池的單體比能量2015年底達到200瓦時/公斤,比2010年提高一倍;2020年達到300瓦時/公斤,總體水平保持在國際前三名以內;燃料電池汽車技術取得突破,達到產業化要求,實現千輛級市場規模等。
日前,市場研究公司CCM發布預測報告稱,隨著中國電動汽車銷量的大幅增長,鋰離子動力電池市場正進入黃金期,到2017年,鋰離子電池產業規模將暴增至400%,達200億安時,超過2013年全世界產能的2倍多。
國泰君安證券預計,新能源車2015—2016年銷量達18萬輛和30萬輛,同比增長140%和67%。核心零部件動力鋰電池快速放量,2014—2016年需求復合增速達131%,市場規模達144億、256億和396億。由于新能源汽車的爆發遠高于企業預期,動力電池企業未及時擴產,新增產能將集中于2016年釋放。根據測算,2014—2015年將是一線動力電池廠商產能供不應求的黃金時光,至少到2016年,供需格局才逐漸趨于平衡。
對于燃料電池,華融證券分析師劉宏程表示,2015年是世界燃料電池汽車元年,產業化黎明到來,并有望在2020年左右真正普及。新能源汽車前景廣闊,氫燃料電池在中小功率領域的應用具備快速商業化潛能,市場容量有望達到千億美元量級。
投資策略上,國泰君安證券表示,相比整車和電池材料環節,動力電池彈性更大,馬太效應明顯,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是產業鏈中最受益的環節。對于動力電池企業,2014-2016年是周期股邏輯,鑒于行業巨大的需求潛力,之后是成長股邏輯。推薦東源電器(一線動力電池龍頭國軒高科借殼,切入金龍、江淮等供應鏈)、多氟多(切入新大洋和時空供應鏈,受益微型電動車放量);比亞迪(產業鏈一體化)。
在燃料電池領域,東北證券分析師杜長春指出,國內燃料電池企業均未上市,集團或股份公司參股燃料電池企業的有:上汽集團、新大洲A、同濟科技、長城電工和南都電源參股國內龍頭新源動力,江蘇陽光(集團控股上海神力)。上游組件和原材料企業:華昌化工(儲氫材料硼氫化鈉),貴研鉑業(催化劑Pt),富瑞特裝(儲氫罐),雪人股份(壓縮機),三愛富(PEM原材料)。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