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主要從事手機數碼類鋰離子電池模組、筆記本電腦類鋰離子電池模組、動力類鋰離子電池模組等產品的制造,在手機數碼鋰電池領域具備較強的競爭優勢。
2013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04億元,同比增長83.0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155萬元,同比增長42.99%;實現每股收益0.13元。公司收入和凈利潤均保持快速增長,主要是由于2013年上半年智能手機市場需求持續旺盛,而公司因質量和品牌優勢,產品得到原有大客戶的認可,訂單持續放量,而且部分新切入客戶的訂單也持續提升。
分業務來看,公司手機數碼類鋰離子電池模組實現營業收入5.13億元,同比增長158.16%;筆記本電腦類鋰離子電池模組實現收入1.38億元,同比增長25.82%;動力類鋰離子電池模組實現收入3857萬元,同比下降18.38%;精密結構件實現收入6763萬元,同比增長54.63%。薄膜開關實現收入2811萬元,同比增長71.95%;其它業務實現收入1850萬元,同比下降4.16%。從收入結構來看,手機數碼類鋰離子電池模組是公司最主要的利潤來源和增長點。
上半年,公司綜合毛利率為15.62%,同比下降4.72個百分點,公司綜合毛利率同比下滑,主要是由于鋰離子電池相關業務毛利率同比下降所致。我們認為,公司下半年業績占比相對較高,上半年毛利率對全年參考意義不明顯,因此,預計公司全年毛利率下滑幅度遠低于上半年。
目前,公司已成為聯想、華為、中興、小米、步步高、OPPO等國內一二線移動終端廠商及部分國際化大客戶的主要供應商,其中聯想、步步高、OPPO等主力供應商的地位日趨穩固,在華為、小米、中興等客戶的市場份額和訂單量均大幅提升,優質的客戶資源已成為公司業績持續增長的重要保證。
中長期來看,由于促進信息消費已成為未來幾年我國的重要戰略,因此,下游消費電子行業有望迎來長期景氣周期。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已成為世界以及我國汽車產業的基本發展方向,目前正處于爆發前夜,公司動力鋰電池業務的有望長期收益,我們看好公司主營業務的長期發展前景。
根據我們的模型,我們預計2013-2015年,公司將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1.50億元、30.58億元和42.50億元,分別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27億元、1.64億元和2.37億元,分別實現每股收益0.52元、0.67元和0.97元。截止9月3日收盤,公司股價為25.57元,對應其2013-2015年EPS的動態PE分別為49倍、38倍和26倍,給予“增持”的投資評級。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