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不|91免费视频观看|成人av小说|久久精品影视大全|亚洲第一伊人

歡迎訪問鋰電網(li-b.cn),鋰電產業鏈服務全平臺!
2025年09月17日   星期三    |  廣告單價 |  鋰電資訊
首頁 > 資訊 > 新聞 > 三元鋰電池爭議余波:動力電池新政淘汰投機者

三元鋰電池爭議余波:動力電池新政淘汰投機者

來源: | 作者:admin | 分類:新聞 | 時間:2016-09-24 | 瀏覽:9127
文章頂部
摘要:工信部借增資動力電池研究院進行的表態,以及將對動力電池實施“以獎代補”的消息,讓上層意志對動力電池的行業影響再添懸念。

三元鋰電池爭議余波:動力電池新政或淘汰投機者

“這個行業的真實情況很多人并不了解,”面對記者關于動力電池政策的提問,王子冬不愿再重復作答。近幾天來,針對財政部區區5億元增資的動力電池研究院和稱不上“被叫停”的三元鋰電池,作為電池行業專家及中國北方車輛研究所動力電池試驗室主任的王子冬已經被各路媒體的電話咨詢困擾不已。在他看來,無論技術路線,還是行業大格局,正處在爆發期的動力電池業并不會因為政策的微調而出現大逆轉。

但就在王子冬對記者表達以上觀點的時候,國內動力電池業卻仍處在連續幾個新政所引發的震動中。過去一個月內,“暫停三元鋰電池客車列入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的決定引發了本土動力電池企業的抗議、集體上書,而韓系電池巨頭也從最初的震動、聲稱撤資,到近幾日的集體封口。

2月24日工信部借增資動力電池研究院進行的表態,以及將對動力電池實施“以獎代補”的消息,讓上層意志對動力電池的行業影響再添懸念。

而王子冬更強調的政策用意是:肅清由一哄而上搶食新能源紅利而造成的魚龍混雜的行業現狀。“很多做三元鋰電池的企業都是從消費類電池行業轉過來的,他們來做動力電池有很大隱患。”

電池企業也已經警覺。“如果新能源汽車的刺激力度減弱,動力鋰電池汽車非常有可能在未來一兩年出現供需關系的轉折點。”全國人大代表,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認為。

“通過優勝劣汰,電池的過剩產能、無效產能一定會被淘汰的。這一過程在2015年就已經開始了。”王子冬說,在電池安全性這一無法規避的行業底線上,投機企業注定難以長久生存。

三元余波

“對不起,關于三元材料的話題最近太過敏感,我們現在不接受采訪。”3月初,包括三星和LG在內的韓國電池企業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采訪時紛紛表示,不再針對三元鋰電池的爭議話題作出回應。由于在三元鋰電池技術上的領軍地位和在中國的大規模投資,韓系電池車企在中國近期的動力電池新政推出后,不可避免地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而在政策發布之初,受到震動的企業甚至透露不排除考慮撤資的可能性。

與一個月前僅針對三元鋰電池是否安全做回應不同,韓國企業此時回避的已然是業界關于“中韓動力電池技術主導權爭奪”的臆測。在“暫停三元鋰電池客車列入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風波尚未停止前,工信部部長苗圩透露的“工信部聯合了行業內外九家企業,已經投入5億資金著手組建動力電池研究院或者動力電池研究研發平臺”的消息催生了以上臆測。而韓國電池企業也意識到,目前的任何回應都只能起到揚湯止沸的反作用。“這些政策并不是針對韓國企業,主要是為了整頓國內電池企業魚龍混雜的混亂局面,”王子冬表示。至于中韓電池技術上的差距,他表示,從電池專業人士的角度看,在產業化集成度、自動化程度等方面確實存在差距,但他不主張將其夸大。

而對于韓國企業感受到的壓力,王子冬直言,進入任何一個市場都必須遵守該市場的秩序和調控,這是行業通則。

值得玩味的是,有不愿透露姓名的電池行業人士指出,除了技術優勢,以價格優勢獲取中國市場更大份額也是韓國電池企業的主要思路,而這也是三元鋰電池在客車領域取消補貼引發韓國電池企業強烈反應的原因之一。

2015年10月初,作為電池供應商的LG化學和通用宣布合作,LG將從2016年開始向Bolt車型提供電池組。最引人注意的是,LG提供給通用公司電池價格每kWh只需要145美元,也即大約1元/Wh左右。幾天后,LG全球第三大汽車動力電池工廠——南京工廠投產,而來自國內整車廠的訂單頗為壯觀,1元/Wh的價格預期也再次被提及。

而按照王子冬的計算,就目前的電池生產技術來說,100Ah三元材料鋰電池的材料成本就相當于0.834元/Wh,如果加上設計費、測試費、模具費、開發費以及各種企業管理費用和人工成本攤銷,最終的電芯成本就變成2元/Wh以上了。因此,剛進入中國就打出1元/Wh價格概念的LG,不可避免地成為電池行業的“眾矢之的”。

雖然業內人士都否認以上企業行為與中國動力電池新政之間存在瓜葛。但三元鋰電池在客車領域補貼的取消客觀上也造成價格競爭格局的改變。

不過,在王子冬看來,韓國企業乃至政府對此事的高調反應值得中國同行深思。“韓國是舉全國之力來推動龍頭企業在全球的發展,其電池行業只有三星、LG和SK三家,不允許有第四家出現。如果中國的電池行業也形成僅有幾家實力型大企業共同發展的局面,產業競爭力自然上去了。”

有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的鋰電池生產企業有2000到3000家,在新能源汽車補貼帶動下供不應求的火爆市場中,電池材料價格暴漲、劣質電池也被大量采購。

經過2015年的無序增長,“治亂”成為新能源汽車行業2016年的主要任務之一。在整車行業啟動大范圍騙補調查后,作為核心部件的動力電池也自然成為下一個整肅對象。

業內分析指出,此輪動力電池政策干預的邏輯是:受到新能源產業補貼誘惑,大量以套取補貼、趁機進入這個行業撈一把油水為目的投機份子進入動力電池行業;而由于政策自身存在漏洞,且出于維持整個行業積極性的目的,這些“合法”鉆空子的投機分子難以清除。因此,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將技術先進性作為考核指標,加強監管。倒逼企業不斷加大研發投入,研發出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的動力電池。最終提升國內動力電池核心技術競爭力。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
分享到:

合作機構: ofweek鋰電網 | 電池在線網 | 亞太電池展 | 巨典展覽 | 德泰中研 | 振威展覽 | 亞化咨詢 | 知行鋰電 | 高工鋰電 | 深圳市電源技術學會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鋰電網(li-b.cn) | 粵ICP備18158530號


掃碼關注微信
獲取更多商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