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工制造業寒冬已至,一批中小制造業遭遇資金斷裂。一些頂著明星光環的代工制造企業突然關停,導致其背后的數百家小供應商措手不及,日子變得難過。
據新京報報道,深圳福昌電子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昌)去年10月突然停產并放棄經營,數百名小供應商的日子也不好過。
2015年10月8日,福昌發布《關于公司放棄經營及涉及員工權益的通告》,稱“因公司涉訴、銀行收貸,導致公司資金鏈斷裂,現決定即日起停止生產,公司放棄經營。”工商資料顯示,福昌成立于2001年,注冊資本4000萬元人民幣,法定代表人陳金色。
福昌主要生產手機和電話機的塑膠外殼。但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不少手機廠商開始大規模使用金屬外殼,導致福昌電子的訂單越來越少,最終引發資金鏈斷裂倒閉。
多位供應商表示,福昌老總陳金色在看到行業競爭激烈,公司難以生存之后,就將公司資金轉移至個人名下,導致公司資金鏈發生斷裂,拖欠供應商4億元欠款以及大量員工工資。70-80家供應商將福昌起訴至法院,還有約200家供應商統一找律師與法院溝通,提出重組。
一位向福昌提供模具五金配件等產品的供應商楊明義說,“行業現在當然不景氣;但最嚴重的是,福昌老總陳金色把公司給掏空,難以容忍。”
新京報記者從一位福昌現任高管處獨家獲悉,在陳金色一度被控制之后,供應商代表接管公司,艱難地維系著福昌的生存。在他們組織下,部分生產線已恢復生產,但主要是完成已有訂單,新訂單寥寥無幾。春節過后,只有20多名員工回來了,開工時間也變得晚了。
福昌并非深圳倒下的惟一一家硬件代工企業。在這波始自2014年,在2015年迅速蔓延、延續至今的制造業寒潮中,有福昌這樣的明星公司,也有大批隨著一起倒下的小供應商們。福昌的倒下則標志著深圳近年來小型代工制造企業的倒閉蔓延至中等規模企業。
2015年12月,擁有2600員工的深圳中天信電子科技公司資金鏈斷裂,公司解散全體員工,上百家供貨商聚集公司門口追討貨款。中天信與福昌同屬深圳明星企業,除了代工三星、華為、中興等手機組裝之外,還負責部分T2錘子手機OEM生產。
“現在中央在搞供給側改革,要去產能,大家一想起這個就想到煤炭、鋼鐵,但其實手機行業何嘗不是如此。智能手機廠商一哄而上,市場早在2014年就已經飽和了,但真正有效的需求國內的手機品牌又能提供多少!蘋果三星賣的這么火不就說明了這個問題嗎!”深圳一家手機配件企業負責人稱。
據媒體報道,此前東莞京馳塑膠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鴻楷興塑膠制品有限公司也先后發布破產聲明,破產后同樣有上百家供應商追討貨款。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