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不|91免费视频观看|成人av小说|久久精品影视大全|亚洲第一伊人

歡迎訪問鋰電網(li-b.cn),鋰電產業鏈服務全平臺!
2025年09月17日   星期三    |  廣告單價 |  鋰電資訊
首頁 > 資訊 > 分析 > 未來5年中國新能源車年銷量要達91萬輛 行業經歷多重痛點

未來5年中國新能源車年銷量要達91萬輛 行業經歷多重痛點

來源: | 作者:admin | 分類:分析 | 時間:2016-09-24 | 瀏覽:7434
文章頂部
摘要:去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售超過了33萬輛,是過去多年總和的2.75倍。但這距離2020年中國新能源車產銷量達到500萬輛的目前仍有距離。

充電樁

電動車誘人的市場前景正在吸引更多的資本進入,但是苦于還在前期階段,已經進入市場的“先行者”們正在忍受著行業的各種痛點。

5月27日,在主題為“綠色金融助力新能源產業”的JIC投資沙龍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趙昌文表示,隨著更嚴格的排放規定、更低的電池成本、更普及的充電設施和更高的消費者接受程度,未來幾年電動車有很大市場需求。

根據麥肯錫的報告,到2030年,電動汽車的比例可能占到新車銷售的10%-50%。趙昌文稱,“特別是隨著電池成本在未來十年內可能下降到每千瓦時150-200美元,電動車將具備與傳統汽車同樣的成本的競爭力。”

在政策和資本的雙重推動下,中國電動車市場在去年迎來了爆發式增長。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售超過了33萬輛。科技部部長萬鋼在去年“兩會”期間表示,截至2014年底,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約為12萬輛。這意味著,2015年的新能源汽車的銷售量是過去多年總和的2.75倍。

但是,33萬的新能源汽車銷售量,與中國制定的目標仍有差距。按照規劃,到2020年中國新能源車年產銷量是要達到500萬輛。中國新能源車的銷量要實現從45萬輛到500萬輛的飛越,這意味著未來五年,平均每年的銷售量要達到91萬輛。

面對目前火熱的市場,多位已經進入其中的先行企業者們,卻經歷著對行業的陣痛期。

北汽新能源營銷公司總經理助理王春風在該沙龍上指出,電動車市場分為政策驅動和市場驅動兩個階段。國內大部分地方仍處于第一個階段,真正落實到以客戶為中心來拉動整個產業的目標,還非常遙遠。

“正因為仍處于政策驅動階段,真正從客戶、產品、體驗的角度出發,尋找各種模式來主動拉動這個行業的時期還差很遠。”王春風說。

比亞迪商用車銷售事業部市場總監王瑗琿,則指出了政策不一致帶來的推廣困難。“同樣是新能源汽車,在客車和專用車領域,國家的補貼是不一樣的,客車可能拿到50萬元的補貼,但專用車領域只能拿到約20萬元,兩者的差距,使補貼沒有達到很好的推廣和促進的作用。”王瑗琿稱。

對于目前國內電動車電池、續航能力的問題,品牌認知度的構建,售后服務質量等等方面,多家電動車企業管理者也都認為還需要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另外限制電動車發展的一大重要因素,則是充電基礎設施。龐大歐力士汽車租賃有限公司總經理門慶選表示,充電樁生產標準不統一,發達城市大多寸土寸金,在老舊商場和小區,安裝充電樁也有一定的難度。

去年10月9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適度超前、車樁相隨、智能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滿足超過500萬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

但根據賽迪顧問新能源汽車產業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截至2014年底,中國市場上,建成的充換電站不到800座,交、直流充電樁僅為3萬多個。

“現階段因為市場新能源車保有量較少,加上用電城市主要集中在北上廣,單純依靠充電樁的電費、服務費,獲取回報可能遙遙無期。”萬邦新能源投資集團新能源研究院院長鄭春峰表示。萬幫新能源涉及充電樁的研發和公用充電樁的布局和運營,從去年底到目前,已經投入十多億元。

鄭春峰指出,外資電動車尚未發力爭奪國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可能是因為國內的補貼政策不太公平,也可能是他們的戰略考量。”鄭春峰說,“等著有一波人把中國的電動車基礎設施預熱起來,把市場建設得更加成熟,外企可能就會更好地參與來‘割麥子’。”

面對尚不能談及回報的初期市場,多位業內人士提到,金融支持顯得尤為重要。王春風介紹,從電動車整個產業鏈看,有六大方面需要金融市場的支持。一是從生產型、制造型的主機廠;二是圍繞解決供應商的資金問題;三是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四是終端的經銷商;五是圍繞著個人買車的消費金融,個人貸款;六是政府的補貼方面。

對于政府補貼,到底是補貼給電動車生產企業還是消費者,目前沒有達成共識。趙昌文認為,即使在一段時間內將補貼用于生產者或消費者,未來的政策應該轉向公共設施支持,比如基礎設施方面的建設等。

趙昌文指出,基礎設施的供給、商業模式的創新和政策,會越來越成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未來5-10年,在巨大的市場的推動下,電動汽車會在底盤的電動化、車身輕量化、智能化方面應該說會有很大的突破。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
分享到:

合作機構: ofweek鋰電網 | 電池在線網 | 亞太電池展 | 巨典展覽 | 德泰中研 | 振威展覽 | 亞化咨詢 | 知行鋰電 | 高工鋰電 | 深圳市電源技術學會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鋰電網(li-b.cn) | 粵ICP備18158530號


掃碼關注微信
獲取更多商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