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國產手機廠商碩果累累,在日前IDC評選出的全球智能手機領先品牌十強名單中,中國廠商占據了占據了半數席位;去年第四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榜單中,聯想、華為和小米僅次于三星和蘋果位居第三位至第五位。
展望2015,國產手機廠商有望取得更佳的成績。在昨日召開的新浪科技2014年度風云榜上,手機廠商負責人與行業專家對此也似乎達成了共識。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陳金橋指出,2014年國產手機全面從跟隨走向了主流,國產手機在2015年將全面崛起。
出貨量站穩全球第三的位置
在出貨量的問題上,國產手機廠商們表現的很自信。華為榮耀市場溝通部總監王曉冬表示,華為今年有信心在出貨量上站穩全球第三的位置。
在此前華為消費者業務業績溝通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邵洋稱,2015年智能機出貨目標為1億,將在全球范圍內10多個重點市場布局,向蘋果和三星發起挑戰。此外小米也提出了2015年1億出貨量的目標。在陳金橋看來,華為和小米的目標完全可能實現,正常的估計是至少有一家可以實現愿望,最樂觀的是兩家都實現。
數量是一方面,而現在的國產手機廠商們也越來越關注手機的品質。酷派集團副總裁周明毅指出,規模取勝是3G時代中國品牌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國產手機品牌都有希望有朝一日能成為全球的前三名,大家也都在為此而奮斗。希望國產手機廠商不但能夠在出貨量上闖進世界前三,同時希望品牌價值方面也能進入前三名,當前中國品牌擁有大量的機會,這個目標遲早會實現。
我國是手機制造業的世界工廠。眾多的中小民營企業在逐步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把智能手機的人性化發揮到極致。陳金橋指出,從工信部統計的數字來看,我們看到這個力量還正在萌發,還遠沒有到充分釋放的時候,2015年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力量和中國智慧綻放在世界舞臺。
沒有靈魂的廠商會被淘汰
有廠商崛起也就自然會有廠商會掉隊,2014年這個趨勢已經顯現。據行業業官方數據顯示,2014年年初中國的手機品牌多達540多家,而2014年年末,有140家消失在時間的長河之中。
陳金橋認為,有一類的企業一定會消失,存活的時間不會超過24個月,它們主要具有以下兩個特征:第一就是簡單靠硬件堆取,沒有思想,沒有靈魂,沒有價值創造,不響應消費者內心呼喚的靠硬件簡單堆砌。第二嚴重依賴單一渠道的企業。
王曉冬則認為,手機行業就是一個高技術行業,全球無論是中國廠商也好還是國際廠商也好,它都會面臨技術的更新、技術的創新,銷售模式、商業模式、營銷模式的創新和改變,只要在任何一個鏈條上有一些問題的話,都可能會栽跟頭。
當然,活下來的企業顯然應該在質和量上都做的很好,用陳金橋的話來說,就是那些簡于行慧于心的企業。靠品牌和內在的力量贏得消費者的企業。
以下是新浪科技2014年度風云榜手機論壇實錄:
艾誠:謝謝三位。接下來頒獎環節中我們再穿插一個論壇,這個論壇顧名思義,關于什么呢?關于已經變成我們人體的一個器官,曾經在傳播學理論中一個傳播學大師邁克·盧漢說“媒介即信息,媒介會成為人體的延伸”。
我十年前學習時候絕對不可能怎么可能,但是十年后大家拿著手機的時候,難道你沒有發現嗎?它已經成為我們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器官,接下來時間開啟手機論壇。在剛才的上一輪最佳涉及頒獎環節當中大家已經看到優秀手機廠商代表,我們再次請上其中的若干位和我們分享他們的手機世界。
我們再次請回周明毅、王曉東、劉鐵,有請中國通信業知名觀察家項立剛,以及論壇嘉賓。來自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陳金橋,掌聲有請四位上臺。
項立剛:如果五年前有這樣一個頒獎,所有這些人都是國產手機,一家外國廠商沒有,大家可能會覺得新浪這個活動搞的挺搞笑,為什么呢?因為把外國廠商都沒有弄來。今天說實話,大家不會這么想了。
全國十大手機廠商中國占了六個,但是有一點,世界十大手機廠商前三名現在基本上還不是中國,三星、蘋果、LG,剛才說展望,我請大家說一說,陳總雖然你不是廠商,但是你可以判斷一下,什么時候你們能請進前三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