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力電池市場的紅燈很快就要亮起。
動力電池多指為電動汽車、電動列車、電動自行車、高爾夫球車提供動力的蓄電池。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1?10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18.12萬輛和17.1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7倍和2.9倍。預計2020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將達到500萬輛。由于電動汽車銷量的激增,業內預計2015年動力電池行業總投資規模將達千億元。
但火熱的市場背后隱藏著產能過剩的隱憂。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彥龍對《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表示,今年動力電池產量預計在120億瓦時左右,但加上建成未投產的產能已經達到330億瓦時,并且有進一步擴大產能的趨勢,預計明年下半年動力電池將出現供過于求,并有可能導致產業洗牌。
瘋狂的擴產
動力電池市場的火熱源自電動汽車銷量的迅速激增,這也讓各路資本開始通過各種方式切入動力電池產業,尤其是動力鋰電池領域。
2015年6月,比亞迪公告稱,投資60.23億元進行動力鋰離子電池擴產。7月15日,駱駝股份宣布向動力鋰離子電池項目總投資10億元。當月,天津力神也宣布擬投資12.11億元,建設電動汽車動力電池擴建項目。除此以外,沃特瑪電池、大東南、猛獅科技、雄韜集團、中天科技都在近幾個月公布動力鋰電池的投資計劃。
在國內企業大規模上馬動力電池外,世界動力電池巨頭也將目光轉向中國,一場前所未有的市場爭奪戰正在悄然打響。LG、三星等一些海外巨頭在中國的動力電池生產線也陸續投產。早在2014年,韓國三星SDI公司宣布計劃5年內分階段投資約6億美元,在西安高新區建設中國最大規模汽車動力電池生產基地;而LG在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也投資了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項目。
密集投資之下,產能迅速擴張。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統計,截至2015年9月,建成的產能已達到330億瓦時,這些產能將在2016年6月全部投產。賽迪顧問投資事業部總經理吳輝對《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說:“這還不包括擬建設產能596億瓦時??梢灶A計,動力電池的產能肯定會迎來一個集中爆發的時代,競爭會非常激烈?!?/p>
由于2015年銷售的新能源汽車中有近三分之一是電動客車,電動客車單車對動力電池的需求遠高于電動乘用車,這是造成此前動力電池需要旺盛的重要原因。但根據2015年4月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的《關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未來電動汽車補貼逐漸減少已是大勢所趨。預計電動客車的增速將會放緩,動力電池需求將回落。
“即便在國家補貼力度依然較大的情況下,2016年電動汽車銷量比2015年能夠增加50%?80%。如果按照40萬輛來測算,動力電池需求量應在230億瓦時左右。在大量新增產能投放后,到2016年下半年市場供求關系將逆轉,產能利用率將大幅下降。”劉彥龍說。
行業面臨洗牌
產能過剩將加劇動力電池尤其是動力鋰電池市場的競爭,引發行業洗牌。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