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近日在第四屆北京國際充電站(樁)技術設備展覽會了解到,隨著相關扶持政策逐步落地,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進入充電樁市場“跑馬圈地”,快充、慢充、換電、新型充電樁等產品紛紛出現。
特銳德董事長于德翔表示,在本屆展會上特銳德展示了CMS主動性柔性智能充電系統。該項技術可將電池充電的安全性提高100倍以上,電池使用壽命延長30%左右。公司也在開發云平臺系統,結合電器設備層、智能充電層來實現三層體系。特銳德云平臺事業部副總經理耿春海透露,截至2015年9月,特銳德已建設公共充電站777個、充電終端19450個。在2015年年底,特銳德計劃建設公共充電站1000個,建設充電終端將達60000個。
能科股份擁有多款智能充電樁、充電模塊及配電設備,陸續開發出設備運行監控系統和充換電運營管理系統,提供“互聯網+”充換電全集成方案。能科股份副董事長趙嵐表示,能科已具備了為不同類型客戶提供量身定制的充電設備的能力,正在有序布局中國充電樁市場。
此外,科陸電子、富電科技、飛宏科技等展示了最新研發的“移動充電寶”產品。業內人士指出,根據國家相關規劃,隨著新能源汽車的不斷發展,未來五年,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滿足超過5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的基礎設施體系,充電基礎設施市場規模將達到1500億元,間接拉動兩萬億元的市場規模。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