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電動汽車最核心的材料,鋰與其主要原材料碳酸鋰的價格近年備受關注。而今年以來,在大宗商品行情持續走弱的情況下,碳酸鋰的價格卻整體上漲近30%,尤其是截至10月28日的短短10天內,碳酸鋰價格漲幅達到8%。
盡管近期的漲價,與全球第二大鋰化學品供應商美國FMC公司提高鋰產品價格有關,但多名業內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今年以來碳酸鋰價格大幅增長,背后根本原因是新能源汽車放量投產,帶動鋰電池正極材料需求大增。
而作為已探明鹽湖鋰儲量占到全國83.4%的青海,今年以來已出臺多項政策布局鋰產業,宣稱力爭到2020年打造出在全國有廣泛影響的鋰電產業基地。“今年以來,為數不少的生產企業與資本機構已與青海方面接觸,購買礦權,欲進軍鹽湖提鋰行業。”青海省經信委一名負責人10月26日接受記者采訪時稱。
下游需求帶動價格上漲
“去年以來,碳酸鋰的價格就一直蠢蠢欲動,終于在今年爆發。”青海一家鋰電池正極材料生產廠家負責人告訴記者。
今年初,每噸碳酸鋰價格(上海有色網統計均價)在42000元左右,而到了10月份最新的價格已經達每噸52300元,漲幅近30%。《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上海有色網的另一組數據中發現,不光是碳酸鋰,金屬鋰也在今年出價量齊升,而今年以來大宗商品卻在震蕩走弱。
碳酸鋰是提取金屬鋰的主要材料,而鋰電池最重要的正負極材料則是金屬鋰。上述鋰電池正極材料生產廠家負責人對記者稱,一輛純電動車的成本鋰電池能占到一半。
對于碳酸鋰價格最近兩個月猛漲10%,多名金屬鋰與碳酸鋰產業分析人士認為,根本原因來自下游需求旺盛。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今年9月份新能源汽車生產2.83萬輛,銷售2.8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1倍和2.2倍。事實上,2014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尤其電動汽車的增幅幾乎一直呈指數級別增長。工信部數據顯示,2014年國內生產新能源汽車8.39萬輛,同比增長近4倍。
不僅如此,青海碳酸鋰生產企業一名負責人告訴記者,冬季來臨,隨著國內碳酸鋰主要產區青海、西藏氣溫下降,11月份,多數鹽湖提鋰的廠家將停產。再加上目前整個國內碳酸鋰儲量不足,碳酸鋰的價格有可能進一步走高。
主產地青海鋰產業趨熱
鋰資源的開采方式有礦石提鋰和鹵水提鋰兩種,中科院青海鹽湖研究所鋰研究員鄧小川說,目前國內鋰資源主要來自鹽湖提鋰,青海已探明鹽湖鋰儲量占全國的83.4%。
基于此,今年青海省政府宣稱,力爭到2020年打造出在全國有廣泛影響的鋰電產業基地。屆時,青海將形成“主要原材料、鋰動力電池、零部件、汽車總成、整車組裝、維保及電池回收和車輛報廢更新”的產業體系,產值將達1000億元。而目前,青海已形成從鹽湖提鋰到電極材料,再到電池生產的產業鏈。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