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15 年度經營情況簡單介紹?
答:以H股財報口徑,2015年公司總收入約77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0%,主要由新能源汽車銷售大幅增長及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的增長帶動。2015年凈利潤28.2 億元,同比增5.5倍。收入結構中,約50%來源于汽車收入,43%來源于手機部件業務,7%來源于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業務。
其中,汽車業務收入中新能源車收入占汽車業務的50%,整個集團收入中約1/4 的收入來自于新能源汽車。未來,隨著新能源汽車業務的持續發展,其占公司收入的比例還將進一步提升,并將成為公司未來最為核心的收入來源。
2.比亞迪使用的電池一直都是LFP,是否有使用NCM 的計劃?
答:公司在LFP方面有長期的技術和經驗積累,在NCM方面也有充分的技術研發儲備,兩種電池在性能上各有優劣,未來公司會考慮在不同領域使用這兩種電池。在電動大巴及商用車方面會堅持使用LFP,而在電池用量不多的車型如PHEV 方面會考慮使用NCM。
3.公司在今年推出的新能源車型有哪些 ?
答:今年第一季度,公司面向市場推出純電動轎車秦EV及E5,第三季度,公司將推出全新的插電式混合動力SUV車型宋、元。同時,公司計劃在2017年度推出純電動版宋EV、元EV,在2017-2018 年推出全新高性能車型明、漢。
4.未來充電樁建設是否會成為制約電動車發展的因素?
答:不會,根據2015年國家四部委印發的《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到2020年,將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超過1.2萬座,分散式充電樁超過480 萬個,以滿足全國5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全國各省市也分別制定實施細則及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補貼標準。
今年初,住建部出臺政策,新建住宅配建停車位應100%預留充電設施建設安裝條件,新建的公共建筑配建停車場和社會公共停車場,具有充電設施的停車位應不少于總停車位的10%。這些基礎充電設施的建設將促進新能源汽車的大力發展,而不會成為制約因素。
5.公司如何看待未來金屬部件的發展?
答:隨著消費者對智能手機的輕薄度要求越來越高,在未來2-3年內,未看到可完全替代金屬部件的材料。以玻璃為例,比金屬部件更厚、更脆、更易碎,所以玻璃全面替代金屬外殼的可能性較小。此外,未來即使手機后殼使用玻璃,其邊框依然需要使用金屬,金屬邊框的加工依然需要大量的CNC加工時間,單價也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