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說,2016年以來A股市場偏愛板塊,家電行業絕對榜上有名,龍頭之一的美的集團自然是香饃饃!
與此同時,家電行業中另一位重量級選手格力電器很是低調。格力電器在今年春節后才交易了一周,就因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從而開啟了漫長的停牌之路。
今日,格力電器發布了重大資產重組公告事項,估計距離復牌的腳步已不遠!同屬家電行業的美的集團、青島海爾在其停牌期間已是大漲。
龍頭即將歸來,帶了一眾閃花人眼的概念:家電板塊、新能源汽車概念,高股息率,毫無疑問打開了上漲的空間之門。
▲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
最值得關注的是,董明珠在今年一季度曾小幅增持格力電器至4427.85萬股,還能漲多少?
跨界新能源汽車
今日,格力電器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向珠海銀隆全體股東定增130億元收購珠海銀隆100%股權,經調整的定增發行價為15.57元/股。如最終經中國證監會核準的新增對價股份對應的對價金額少于 130 億元的,則因此導致發行對象就本次收購應取得的收購價款與實際取得的股份對價的差額部分由格力電器通過現金方式予以補足。
公告進一步表示,根據該公司以及珠海銀隆的未來發展規劃,本次募集配套資金擬投資于珠海銀隆及其境內子公司的年產 14.62 億安時鋰電池生產線項目、石家莊中博汽車有限公司搬遷改造擴能項目(二期)、年產 200MWh 儲能模組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專用車改裝基地建設項目及總部研發中心升級建設項目等項目。
與海爾、美的等公司采取相關多元化并購發展戰略模式不同,格力電器本次收購珠海銀隆新能源公司屬于非相關多元化戰略擴展,典型的跨界并購,還是當前熱門的新能源汽車領域。這意味著,格力電器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產品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市場渠道等多個方面,面臨著和空調業務領域極大不同的情況。
長江證券研報稱,珠海銀隆是新能源汽車產業“黑馬”,格力電器涉足新能源汽車領域是“意料之中的最優選擇”。其認為,對于格力來說,珠海銀隆可滿足其第二產業布局的行業需滿足以下四個特征:產業規模大、大制造屬性、政策導向支持及可預期盈利能力。從這四個維度看,新能源汽車或是最優選擇。同時,涉足新能源儲能符合公司此前對自己能源管理系統供應商的定位。
據長江證券研究所公開信息,珠海銀隆成立于2004年,并在2005年3月組建研發團隊,對鋰動力結構、材質進行多項創新,但于2009年才動工建設珠海新能源產業園,并在2010年才正式向市場投放新能源汽車。值得注意的是,珠海銀隆在2010年9月收購美國奧鈦公司,其主營業務為鈦酸鋰電池、電池材料、儲能系統,而在2010年10月,珠海銀隆電動公交車投入運營。此后的2012、2013年珠海銀隆先后收購珠海廣通汽車公司、石家莊中博汽車公司。今年1月,珠海銀隆市場份額為3.6%,排名全國第七。
這意味著,在內部研發的基礎上,珠海銀隆通過外延式擴張,先后完善了其鋰電池技術儲備、汽車整車制造領域。但是,該公司通過自主研發創新的技術與外部資本運作購買的技術比較起來,誰才是新能源汽車領域最核心的呢?該研報并未提及。
公司為何選擇新能源汽車領域?而且要選擇珠海本地的一家通過大量外延式并購擴展的新能源汽車公司?而非像青島海爾、美的集團大資金并購國外著名企業的資產。火山財富記者致電格力電器,很遺憾的是始終未有人解答。
一位家電行業分析師向火山財富記者表示,從基本面看,最近幾年國內白色家電行業市場增長已經相當緩慢,甚至處于萎縮的狀態。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回暖,對白色家電行業業績增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從整體情況看,我國白色家電行業產能過剩、庫存調整的問題一時半會還難以徹底出清。
該分析師進一步指出,同時,傳統家電制造企業正在結合互聯網+、工業4.0、電商商務、智能家居進行變革,但是總的來說起步太晚,競爭激烈。最終誰能拿下戰略高地,現在還難以斷言。
但不可否認的是,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增長空間是巨大的,也充滿想象空間。格力電器估計也是看重了這一點,從而彌補家電行業的空間乏力。
凈利潤小幅增長11%
今日,格力電器中報摘要出爐,基本每股收益1.06元;凈利潤64.02億元,同比增長11.92%,扣非凈利潤卻同比增長35.32%;營業收入491.83億元,同比下降1.85%;加權凈資產收益率為12.62%,同比增長0.52%。
而格力電器今年1季報顯示,每股基本收益0.53元,凈利潤同比增長13.85%,營業收入同比增長0.56%,加權凈資產收益率為6.43%,銷售毛利率、凈利率也分別為33.25%、12.89%。據2015年年報,基本每股收益2.08元,凈利潤125.32億元,凈利潤同比下降11.46%;營業收入同比下降28.17%,加權凈資產收益率卻高達27.31%。
可見,今年二季度格力電器業績延續了一季度的增長趨勢。但是凈利潤和營收同比增長率卻表現沒有一季報數據強。但比起去年4季度、3季度來,卻是好轉了不少。
一位私募人士告訴火山財富記者,從其研究來看,空調行業去庫存已進入尾聲,從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會進入恢復增長期。
此前,國金證券對格力電器分析稱,格力電器去庫存的舉措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收入端;但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渠道庫存去除得利后,收入端探底回升可期。
隨著去庫存進入尾聲,該公司收入端表現有望逐季度改善,并重回穩健增長趨勢。考慮到空調行業成長空間仍在,基于格力電器穩健成長、高股息率及低估值,其長期投資價值依舊確定。長江證券有關分析人士曾給出了這樣的評判。
機構大股東的成本價
今年2月19日,也就是格力電器停牌前的最后一個交易日,格力電器的收盤價為19.22元/股(不復權價)。據同花順數據顯示,證金公司持股成本估算為22.93元/股,匯金公司持股成本估算為20.25元/股,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海利年年的持股成本估算為20.08元/股,和諧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傳統-普通保險產品的持股成本估算為20.25元/股,高瓴資本管理有限公司-HCM中國基金持股成本估算為19.54元/股。
▲資料來源:同花順F10數據
這就是說,目前前十大股東里有5家機構股東的持股成本價,位于格力電器停牌前最后一交易日的收盤價附近。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