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6月初以來,我們即把“銅箔產業鏈”作為重點推薦的領域之一。時至8-9月,銅箔(包括鋰電銅箔、常規標箔)、以及覆銅板的陸續漲價已在實體產業中不斷發酵。在交流中,深深感到由于過去10年固有認識,二級市場并還沒有完全理解這次產業鏈各環節的價格上漲,對于環節間利潤“傳導與彈性”也存在諸多誤區。
我們將從如下三個方面,系統性回答所遇到的主要問題,問題的答案也便是我為何如此、并且依舊如此看好“銅箔產業鏈”。遺憾的是,越往下游,行業跨度越大,涉足覆銅板已經略超有色研究員的能力,所以更希望這篇報告提供給大家一個開放性話題和研究思路:
一、銅箔產業鏈到底發生了什么?
銅箔產業鏈整體供不應求。本質上這是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沖擊下,需求長尾效應的必然結果——為滿足新興而又大量增加的鋰電銅箔需求,銅箔供應結構發生重新切分,并最終導致“鋰電銅箔”和“標準銅箔”雙雙供應不足。沒有銅箔原材料進行足夠的生產,這是銅箔產業鏈整體供不應求的源頭!
二、問題是,銅箔供應不足能維持多久?
1)供給端,國內外銅箔廠已然滿產,受制于“設備、基建、環保、資金”的問題,最早一批大規模化新建產能投放也將在2018年以后。2)而需求端則存在超預期可能,云計算、物聯網、汽車電子化等都將帶動終端需求增長。這很重要,需求向好一方面會加大供給缺口,更重要的是更有利于漲價趨勢的在產業鏈內的傳導。結論很簡單,供應不足將維持2-3年,銅箔整體供應缺口會達到17%!
三、覆銅板為何也將充分受益于這一趨勢?
覆銅板近乎壟斷的競爭格局,使其具備特有的定價和成本傳導機制。而此輪中將更為受益——銅箔加工費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遠小于銅價上漲,售價的提高將帶來利潤的快速擴張。更重要的,此輪上漲核心是銅箔不足導致的有效覆銅板產出不足,供需不平衡是根本原因,與歷史迥異,不能簡單理解為成本驅動。
四、受益程度、業績彈性如何測算?
我們詳細拆分了銅箔、覆銅板利潤構成,并按照下游承受能力和歷史經驗給出了彈性測算表。利潤成幾何級增長或許并不是新鮮事,因為我們從09年開始已經經歷了稀土、碳酸鋰、六氟磷酸鋰等一系列暴漲。
五、投資建議:一切才剛剛開始,繼續買入“銅箔產業鏈”建議繼續買入“銅箔產業鏈”,產業鏈標的公司:諾德股份、金安國紀、生益科技、超華科技、超聲電子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