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我省積極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工程,通過農村垃圾分類回收利用,基本實現了縣、鄉(鎮)、村三位一體的農村可利用垃圾回收網絡。但記者走訪基層發現,農村垃圾回收利用體系中,由于缺乏配套的產業支撐,含有諸多重金屬材質的廢舊電池卻鮮有問津,長期沉睡鄉村,成為建設生態環境的一大隱患。
調查
鄉村垃圾回收站 難尋廢舊電池
“收廢舊電池嗎?”
“不收。”
3月18日,在內江市東興區高橋鎮第二廢品回收站,當記者詢問是否收購廢舊電池時,得到了否定回答。
“廢舊電池賣不脫,我們不會出錢收購。”廢品收購站老板田燕說道。
隨后記者來到相距高橋鎮20余公里的西南最大再生資源回收基地——四川中再生資源開發有限公司,以同樣的問題詢問公司和部分一級收購商,均得到否定回答。
記者了解到,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各個環節,農村常見的廢舊電池均鮮有蹤跡。
“在目前的農村再生資源回收體系中,被回收的物品主要包括廢家電、廢舊塑料等可循環利用,且有經濟價值的東西,廢舊電池目前還不在回收利用體系之內。”省供銷社綜合業務處副處長劉文德告訴記者。
2011年初,我省出臺《加快農村可利用垃圾回收利用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實現農村90%以上的可利用垃圾得到回收利用的目標,并明確將舊電池、舊電瓶歸入農村可利用垃圾范疇。隨后我省加大農村垃圾回收利用體系建設,以供銷社為主體的組織機構在全省初步形成了縣、鄉(鎮)、村三位一體的農村可利用垃圾回收網絡,但缺乏廢舊電池的回收整合。
廢舊電池含有汞、鋰等多種重金屬,隨意丟棄將對生態環境帶來巨大破壞,業界大多認為其屬重污染物,它們未進入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那又去哪兒了呢?
現狀
回收價值低處理成本高
廢電池大多沉睡鄉野
內江市東興區供銷社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農村垃圾回收利用工作中,當地也明確廢品收購網點有義務公益收集舊電池、醫療垃圾、有毒物品等,最后再交由相關企業進行無害化處理。但該項政策在實際操作中,卻并不理想。
“廢舊電池沒人出錢收,我們就當垃圾丟了。”3月18日在高橋鎮廢品收購站,前來賣廢舊用品的當地村民王海英告訴記者,現在農村可以回收賣錢的廢品主要有舊家電、金屬和塑料瓶等,舊電池沒人收,大多直接丟棄。
從事廢品收購10余年的收購站老板田燕也坦承,在當地,舊電池之類的廢品不屬于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范疇,雖然收購網點有義務收集廢舊電池,但由于是免費收購,很多農民懶得把電池送過來。
四川中再生資源開發有限公司投資發展部副經理李文濤告訴記者,農村垃圾回收面臨一個難題,就是電池等回收做不起來,電池環保處理主要利用技術提純變廢為寶,但成本太高、利潤太低,一次性電池中含有的鋅、錳、鐵這些元素不值錢,廢舊電池的資源化處理并不現實。他告訴記者,再生資源分類越細,越值錢,目前基地做得最成功的是家電和塑料產品回收利用。
“如果沒有企業回收,最終的結果是將廢舊電池和各類垃圾一并集中處理,或填埋。”內江市東興區供銷社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劉全是來自宜賓市南溪區石鼓鄉金山村的省人大代表,長期身處農村的他深知當前廢舊電池等垃圾的處理現狀。“當前農村,各種沒有利用價值的廢舊電池、日光燈泡、破爛顯像管等無人問津,到處丟棄,已成為污染環境的一大隱患,”劉全告訴記者。在省十二屆人大二次會議宜賓代表團第一次分團討論中,他曾提出電子垃圾回收處理的建議,并得到相關部門積極回應。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