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滄州明珠4月21日披露了公司2013年年度報告,公司2013年的營業收入及凈利潤均實現同比增長。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9.83億元,同比增長12.52%;實現歸屬凈利潤1.49億元,同比增長22.72%;基本每股收益0.44元。同時,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2元。
對于去年業績增長的原因,滄州明珠表示,這源于募集資金投資項目 “年產2000萬平方米鋰離子電池隔膜項目”和“年產19800噸聚乙烯(PE)燃氣、給水用管材管件項目”,以及以自有資金投資的 “年產5000噸新型高阻隔包裝薄膜 (BOPA)項目”相繼建成達產,產能增加,產品的產量和銷量增加。
具體來看,2013年,滄州明珠PE管道塑料制實現營業收入13.27億元,同比增長14.82%;BOPA薄膜塑料制品實現營業收入5.87億元,同比增長2.55%;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公司的鋰離子電池隔膜新能源材料業務實現營業收入5024萬元,同比增長94.16%。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滄州明珠三大業務的毛利率均有所增長。其中鋰離子電池隔膜的毛利率更是高達52.86%,為公司賺錢效率最高的業務。
滄州明珠稱,公司2014年的年度經營目標是:PE管道產品銷量10萬噸,BOPA薄膜產品銷量2.8萬噸,鋰離子電池隔膜產品銷量350噸,實現產銷平衡。銷售收入超過20億元。
與此同時,滄州明珠還披露了2014年一季報。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69億元,同比增長15.55%;歸屬凈利潤為2184萬元,同比下降9.17%。公司預計2014年上半年實現歸屬凈利潤變動幅度為10%至30%,業績變化的原因在于公司主營業務產品銷量增加,主營業務收入增長。
向大股東平價賣地
值得一提的是,除披露年報外,滄州明珠另外一則向控股股東出售土地的公告也頗為引人關注。
滄州明珠今日公告稱,公司與控股股東東塑集團于4月11日簽署《資產轉讓合同》,擬將持有的位于滄州高新技術開發區的兩宗土地的部分土地使用權及地塊上的四棟在建房屋建筑物轉讓給東塑集團。
據公告內容,滄州明珠擬轉讓的土地使用權面積為5.56萬平方米,用途為工業用地;擬轉讓的四棟在建房屋建筑物面積分別為1.30萬平方米、1.79萬平方米、7170平方米和7170平方米,設計用途為倉庫。經評估,上述資產的賬面價值為7680.27萬元,評估價值8049.20萬元,增值率為4.80%。其中,兩地塊的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凈值為2061.99萬元,估價結果為2146.5萬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不少投資者對此項交易提出了質疑。綜合來看,這些投資者主要認為現在正是京津冀一體化概念火熱的時候,滄州是京津冀產業未來可能聚集的地區之一,地價存在巨大升值的空間。滄州明珠卻幾乎是向控股股東“平價”售地。
記者查閱資料后發現,滄州明珠目前在滄州高新技術開發區擁有的土地使用權面積合計為8.97萬平方米。這部分土地使用權由公司于2011年9月以329.05元/平方米的單價,共計2950萬元競買所得。按計劃,滄州明珠擬將該地塊作為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募投項目用地。
不過,滄州明珠此后對項目實施地點進行了變更,公司最終只將年產800噸聚乙烯(PE)燃氣、給水用管件部分,放到了滄州高新技術開發區;同時,公司還將位于滄河路北側廠區的原(PE)燃氣、給水用管件生產設備搬遷至了該區域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