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斯拉概念的火爆以及新能源汽車前景的美好預期,使得產業鏈上游的鋰電龍頭天齊鋰業也開始了高速擴張的步伐。在過去不到半年的時間里,天齊鋰業先后砸出42億元收購,意在打造一個“鋰業王國”。
8月25日, 停盤將近4個月的天齊鋰業復盤并公告稱,擬以1.2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56億元)并購銀河鋰業國際100%的股權,后者持有銀河鋰業江蘇公司的100%股權,銀河鋰業江蘇擁有年產17000噸碳酸鋰的生產線。而在今年的5月24日,公司收購澳大利亞鋰礦泰利森已獲得證監會批復,8月21日公司又公告稱將以3.11億元收購西藏扎布耶鋰業20%股權,加碼“礦石+鹵水”鋰資源原料。
對此海通證券在一份近期研究報告中提到,在新能源汽車大幅放量的背景下,碳酸鋰的需求在未來三年內可望實現翻倍的增長。中長期來看,碳酸鋰供給將維持偏緊狀態,價格有上漲預期。
雖然目前電動汽車將迎來大發展,但鋰電本身面臨著其他產品的競爭,釩電池在很多方面都比鋰電池有優勢,此外電動自行車目前主要采用鉛酸電池,而公司收購的而銀河鋰業江蘇目前處于虧損狀態,公司是以140%的溢價率將其收入囊中。
對此天齊鋰業則表示,“銀河鋰業江蘇公司建成投產的時間較短,產能釋放尚未達到有效經濟規模若使其產能釋放達到有效經濟規模,對銀河鋰業盡快實現盈利還是有信心的;長期來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取得長足發展,從而帶動上游鋰鹽產品及鋰精礦需求的增長。”
對此有分析人士指出,天齊鋰業上述并購意在“掌控上游資源,布局產品深加工,其版圖擴張環環相扣,從上市之初的單純鋰加工企業,逐漸成為擁有集鋰輝石資源、鋰礦采選加工、鋰系列產品深加工及銷售于一體的國際化鋰業公司。”
溢價140%收購虧損公司
8月25日,停牌近4個月的天齊鋰業發布重大資產購買預案,天齊鋰業香港(公司全資子公司)將以1.22億美元收購銀河鋰業澳洲持有的銀河鋰業國際及其全資子公司銀河鋰業江蘇100%股權。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交易標的主要資產為持有銀河鋰業江蘇100%股權,目前處于虧損狀態,公司以140%的溢價率將其收購。
資料顯示,本次收購標的資產銀河鋰業國際的主要資產為銀河鋰業江蘇公司。該企業于2012年4月開始試生產,主要產品為電池級碳酸鋰。其擁有中國首條全自動化碳酸鋰生產線,該生產線產能17000噸/年,截至2013年12月,銀河鋰業江蘇的估值為2.36億~2.73億美元。經交易雙方談判磋商,確定企業價值為2.3億美元,扣除全部債務約1.08億美元,最終估值為1.22億美元。
天齊鋰業稱,銀河鋰業國際截至2014年4月30日申報凈資產值為3.16億元人民幣,而本次交易的價款約合7.56億元人民幣,溢價率達到140%。雖然銀河鋰業江蘇目前基本能達到不間斷連續生產設計要求,但由于其資產負債率高,產量尚未達到有效經濟規模,目前也未實現盈利,且實現盈利的時間不確定。
既然,如此天齊鋰業為何還要收購呢,公告顯示,銀河鋰業地處東部沿海地區江蘇張家港,擁有國內唯一全自動碳酸鋰生產線,具備年產電池級碳酸鋰1.7萬噸產能,為全球最大,在運輸成本、人力資源及配套設施等方面具備優勢,產品質量控制能力強,并獲得了國內主要正極材料生產廠商的供貨資格,實現了對日韓高端市場的穩定供貨。
公司9月4日在給記者的郵件回復中做出了進一步解釋,“銀河鋰業江蘇年產17000噸碳酸鋰生產線建設有大量資金主要來源于銀行貸款,公司資產負債率始終處于較高的水平,且公司建成投產的時間較短,產能釋放尚未達到有效經濟規模,較高的利息支出及運行成本導致其近年出現大額虧損。目前天齊鋰業委托銀河鋰業加工使用的鋰精礦都來自泰利森,如果收購完成,繼續使用泰利森的鋰精礦進行規模化連續生產,解決了原料成本和品質的問題;若使其產能釋放達到有效經濟規模,產品價格逐步企穩和上升,對銀河鋰業盡快實現盈利還是有信心的。”
此外公司還表示,通過收購銀河鋰業江蘇,公司中游鋰產品加工能力將迅速擴大,迅速增加鋰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使泰利森的鋰精礦產能與下游加工能力得到更好匹配,有利于發揮協同效應和規模效應。收購完成后,公司鋰產品產能將超過3萬噸/年。銷售規模擴大、市場占有率提高、客戶資源共享、規模化發展及借助銀河鋰業江蘇的地理優勢實現成本降低,將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公司的后續盈利水平和競爭能力。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