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8日,財政部網站發布《關于地方預決算公開和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專項檢查的通報》,正式對外公布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核查結果,重點曝光五大典型案例:
(一)蘇州吉姆西客車制造有限公司通過編造虛假材料采購、車輛生產銷售等原始憑證和記錄,上傳虛假合格證,違規辦理機動車行駛證的方式,虛構新能源汽車生產銷售業務,虛假申報2015年銷售新能源汽車1131輛,涉及中央財政補助資金26156萬元。
(二)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申報2015年度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的新能源汽車中,有1683輛車截至2015年底仍未完工,但在2015年提前辦理了機動車行駛證,多申報中央財政補助資金51921萬元。
(三)深圳市五洲龍汽車有限公司申報2015年度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的新能源汽車中,有154輛車截至2015年底仍未完工,但在2015年提前辦理了機動車行駛證,多申報中央財政補助資金5574萬元。
(四)奇瑞萬達貴州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申報2015年度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的新能源汽車中,有327輛車截至2015年底仍未完工,但在2015年提前辦理了機動車行駛證,多申報中央財政補助資金9810萬元。
(五)河南少林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申報2015年度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的新能源汽車中,有252輛車截至2015年底仍未完工,但在2015年提前辦理了機動車行駛證,多申報中央財政補助資金7560萬元。
以下為通報全文
財政部堅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大問題的決定,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以執行2014年8月3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通過的新《預算法》為抓手,嚴肅財經紀律、整飭財經秩序、推進財政改革、規范財政管理,加大了財政執法和處理處罰力度,并依據公正公開的原則承諾及時對社會公布檢查結果。
2015年下半年以來,按照國務院有關部署,財政部先后組織開展了一系列重大檢查,發現了一批違反新《預算法》及財經紀律的典型案例。現將地方預決算公開和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專項檢查有關情況予以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