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國家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車的大環境下,新能源公交車已經成為城市公交升級換代的首選產品。
今年以來,我國各地政府延續了新能源公交車的采購熱潮。單是7月份,超過一億元的訂單項目就有四個,分別是上海12米純電動公交車及租賃采購達到2.88億元和2.49億元;河北秦皇島公司新能源公交車項目采購金額為1.92億元;河南南陽政府公交車采購項目的采購金額達1.81億元。
此外,7月30日比亞迪公告稱,其參與的深圳巴士集團3573臺車輛采購項目投標案中,被確定為該項目四個包號的預中標單位,項目金額合15.21億元。
總的來說,目前,全國約有30家新能源車企涉及公交車、大巴車領域。上半年,包括比亞迪、中通客車在內的大多數新能源整車制造商處于訂單充沛狀態。
高工產業研究院院長張小飛博士在8月31日《央視財經網交易時間》節目中表示,目前,全國公交車的保有量為60萬左右,每年新增的新能源公交車大概在8萬左右,每年按照至少15%-20%的速度遞增。
另外,張小飛博士還表示,到2020年,全國總體新能源公交車大概占比達80%以上,而一線城市的占比達90%以上,甚至達100%。例如深圳就要求2020年后所有的公交車都換成新能源公交車。
總的來說,2016年新能源公交車出現了井噴式增長,而這種狀態還將持續下去,特別是純電動公交車。
電動公交車充電樁建設帶動百億級市場
新能源公交車的井噴式增長,帶動了充電樁市場的快速增長。按照張小飛博士說的新能源公交將于20%左右的速度遞增,到2020年,我國將有45萬輛左右新能源公交車在運營,需要建設電動公交車充電樁約10萬個。
南昌科陸公交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唐國慶認為,算上電力設備、監控系統等費用,建一個充電樁大概需要25萬的成本。
以江西南昌為例,江西南昌現有公交車總量約有3200多輛,如果都換成純電動公交車,按每四輛公交車配備一個充電樁的話,則需要建設800個公交樁。而按每個充電樁25萬元計算,南昌的純電動公交車僅充電樁建設就需要投入高達2億元。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一個系統工程,而建設充電樁是純電動公交車投入使用的現行條件。專家預計,2020年,即使充電樁的建設成本隨著技術提升而下降,但純電動公交車充電樁市場規模還將超過200億元。
但同時,張小飛博士認為,相比新能源乘用車,純電動公交車對充電樁的配置要求更高,這對于充電樁企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另外,充電樁市場還將形成骨架式的充電網絡,方便整個城市電動汽車的充電,從而以公共服務帶動私人消費,降低電動汽車的運營成本。
事實上,純電動公交車的增長不僅僅帶動了充電樁市場的增長,還帶動了電池、電機、電控等業務的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