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長達4個多月的時間里格力電器已經連續發布了21次停牌公告,收購銀隆的復雜程度或超出了格力預期。
在老對手美的全球尋找標的,大肆收購之際,董明珠掌舵下的格力電器也并未閑著。7月6日,停牌已快5個月的格力電器發布公告稱,收購珠海銀隆新能源公司的預案將延至8月19日前公布,一旦公布將復牌。
而就在前一天,格力電器剛剛公告了此次收購最新進展:格力電器擬向珠海銀隆的全體股東發行股份收購其持有合計100%股權,并計劃向含員工持股計劃在內的不超過10名特定投資者發行股份配套募集資金。重組方案披露屢次難產,可見格力此次收購事項難度確實不小。
其實,“格力要造車”這一消息在近兩年間,時不時就被媒體拿出來熱炒。在今年格力將要涉足新能源領域的消息得到官方確認后,格力電器自今年2月22日停牌以來,在長達4個多月的時間里已經連續發布了21次停牌公告。或許,收購銀隆的復雜程度也超出了格力的預期。
一位格力市場部人士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處于敏感期,公司沒有多余要說的。”對于新能源汽車的進展,對方說一切還需關注公告。
今年2月22日,格力電器宣布因籌劃重大事項而停牌。3月7日,格力電器披露,擬收購珠海銀隆新能源100%股權。此后,該收購未有實質性進展。
僅在今年6月28日,格力電器公告信息顯示,格力電器稱除了正在進行收購珠海銀隆新能源的審計、評估工作之外,還在擬推員工持股計劃,計劃的具體規模及參與人員范圍等細節尚在論證和落實中。粗略算來,格力電器自今年2月22日停牌以來,在長達4個多月的時間里已經連續發布了21次停牌公告。
格力涉足新能源汽車領域早在兩年前就有消息在坊間不斷傳出,董明珠也不止一次在公共場合對此消息進行過評論,但直到今年,這一說法才最終落定,重組方案浮出水面。
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表示:“此次收購看似簡單,但格力購買的標的公司資產規模較大,且部分下屬子公司屬于境外主體,在調查、審計階段工作量較大,所需時間較長。同時此次交易涉及多個監管部門,而格力股東層面的各方利益也需要協調,致使收購難度較大。”
但他認為:“雖然收購時間拉的較長,格力的收購決心還是很大的。可見,董明珠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堅決,對新能源產業的介入,不僅能讓格力獲得高關注度,同時可讓格力在近年一直布局的智能制造產業鏈更加完善,并尋求空調業之外的更多利潤增長空間。”
中怡康家電研究專家左延鵲則表示,當前眾多企業扎堆新能源很多是短期政策套利,市場上出現了不少粗制濫造,偷工減料,無視安全要求的產品,新能源電動車行業期待真正的技術創新驅動來推動市場走向良性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