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網訊:眾多自稱為鋰電設備商先導智能現任及前員工的個體在互聯網平臺上公開指責公司,稱其采用了強制性的裁員手段,諸如調崗、剝奪門禁權限以及依據工作績效不達標等借口實施裁員,同時,給予的補償金額普遍不足,甚至完全缺失。
裁員風波主要波及先導智能的鋰電池部門,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該部門鋰電池智能裝備業務的收入為39.04億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7.10%。這一系列大規模的裁員與員工流失現象,深刻反映了先導智能在當前經濟環境下所面臨的嚴峻挑戰與困境。
部分員工更是直言,他們在被裁撤后,并未獲得合理且應有的經濟補償和職業安置。
從2021年至2023年,先導智能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00.4億元、139.3億元和166.3億元,對應的扣非凈利潤則分別為15.34億元、22.56億元和17.25億元。然而,到了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的營收降至91.11億元,同比下降30.9%,扣非凈利潤也減少到5.88億元。特別是第三季度,扣非凈利潤僅為1.4億元,降幅高達87.39%。
先導智能正面臨巨大的財務壓力,這主要源于應收賬款的大幅增長和借款的急劇增加。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的應收賬款已攀升至92.79億元,同比增長64.7%;同時,借款總額從年初的1.84億元激增至33.1億元,增幅驚人地達到1798.91%。這種財務壓力不僅威脅到了公司的流動性,還進一步激化了裁員風波。
與此同時,2024年前三季度,先導智能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負值,達到-25.89億元。借款總額同樣經歷了大幅增長,從年初的1.84億元增加到33.1億元。其中,短期借款高達30.56億元。而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僅為19.25億元,已無法覆蓋短期債務。
引人矚目的是,先導智能在海外市場的重要合作伙伴——瑞典的Northvolt公司,于2024年11月21日正式申請了破產保護,這一事件無疑為先導智能的國際業務與未來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
11月28日,寧德時代減持先導智能3354.8772 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14210%。本次權益變動后,寧德時代持有先導智能4.99999%股權,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徹底先導智能的重要股東名單中淡出。
寧德時代在公告中表示,本次權益變動主要基于自身資產配置需求及正常投資安排,不會影響雙方的業務合作。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這背后或許隱藏著更深的商業邏輯。不過,盡管寧德時代減持了先導智能的股份,但雙方的業務合作并未因此中斷。減持同一天,先導智能與寧德時代簽署了一項重要的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寧德時代將優先考慮采購先導智能的電芯核心生產設備,并在固態電池、鈣鈦礦等新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此外,寧德時代還陸續減持了永福股份、東風時代(武漢)電池系統有限公司和江西升華新材料有限公司。
來源:失業經理人、儲能前沿、小紅書、互聯網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