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新能源行業最火爆的消息莫過于工信部擬制訂停止生產銷售傳統能源汽車的時間表。然而傳統燃油汽車要停售,中國新能源汽車最需要解決什么問題?如何才能實現新能源汽車平穩過渡呢?
為什么把新能源汽車作為一個國家發展戰略?主要出于能源安全、環境保護和產業升級這三個要素。據了解,2016年中國已經消耗了5.56億噸石油,對外的依賴度已經達到65%。如果繼續這樣的發展下去的話,到2020對外的依賴度可能達到68%,到2030年可能超過70%。值得關注的是,消耗的石油有一多半是給了汽車。嚴重的環境污染就像壓在中國老百姓和政府身上的一塊石頭,這些原因促使我國要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
另外,我國也要逐步實現汽車強國夢。21世紀以來,我國的汽車產業飛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2016年產銷突破2800萬輛,已經連續8年超越美國和日本位居世界第一。而新能源汽車更是在去年產銷突破50萬輛,占全球的50%。但是我們仍然不是強國,我國的汽車研發實力和國外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目前,自主品牌乘用車在中國市場占有率不到一半,而且很大比例為偏于低端產品,還有一些中低端產品。另外,我國汽車的核心零部件不能自給,關鍵零部件配套市場基本被外資企業壟斷。2017年至今我國整車出口量只有80萬輛,從這些就可以看出我們只是汽車大國,不是汽車強國。
從2011年開始到今年上半年,我國累計銷售各種新能源汽車超過一百萬輛。2016年世界新能源汽車銷售的分布,中國遙遙領先,遠超過歐洲的總量,也超過了美國的總量,但是國內生產的新能源汽車大多仍處于低端水平。
然而,新能源汽車的飛速發展,對于“三電系統”要求越來越高,其中動力電池屬于其中的一個關鍵環節。這也對動力電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安全性、高比功率和比能量、長壽命、低成本、高質量、可回收再利用等。
首先,新能源汽車安全性的問題必須要引起高度關注。新能源汽車著火的事件時有發生,其中難免就會有一些重大的傷亡事故,后果不堪設想。
怎么樣能夠解決安全性的問題?發展固體電池可以很好的解決安全性問題。首先要從設計做起,安全性應該是首先要解決電芯設計與制造的安全性,然后是電池系統和車輛的安全性,最后是使用和維護的安全性。
第二點,要持續創新提高電池性能,滿足新能源汽車發展需要,提高能量密度,同時兼顧功率密度;功率型電池,比如說現在的快沖電池,要努力提高它的能量密度,做得輕一點,成本低一點。新能源汽車的成敗就在于未來電池做成什么樣,所以應該持續創新,提高電池性能。
第三點,電池壽命的問題,電池壽命是動力電池最終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關于動力電池壽命的討論,還是有很多話題。動力電池的壽命到底是多少,定義到汽車上,電池額定能量低于80%以后汽車的動力性就不夠了。汽車報廢以后并沒有人關心電池的剩余存儲能量,電池也沒有用處了。電池行業應該做到當汽車報廢的時候,電池還能利用,這是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目標。
第四點,需要采取精益生產理念努力降低成本,現在動力電池的成本還是偏高,造成整車的成本也很高。到2020年新能源補貼要全部退出來的,整車成本問題是電池行業和主機廠要面臨的巨大挑戰。據了解,只有把電池系統做到每瓦時6毛錢,電動汽車才可以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分得一塊蛋糕。
第五點,要改變電池行業質量良莠不齊的面貌,要讓電池行業的質量達到汽車工業質量水平。目前電池的質量水平,用什么辦法判斷合格呢?就是內部的篩選,篩選到所謂的不合格品,但是剩下的產品也并非好產品。我們要保證電池單體的一致性,這樣才能使電池包的整體性能和壽命得到保障。
第六點,要建立強大的產業鏈和產業集群。中國的電池產業要想作為全世界的強者,每一個的電池廠都要拉動一批很強的材料產業,包括這個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制造、設備等等。現在國家希望到2020-2025年形成一個巨大的產業集群和集團,以后會出現若干個強大的電池產業集群。
第七點,加緊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據有關機構說到2020年我國將有約20萬噸的動力電池要退役,以后的每年這個數字將呈現幾何級數增長。如果不能妥善處理,可能會是一場新的環保災難。電池產業應該落實動力電池的回收再利用,這樣才能促整個電池進行業的進步。
新能源汽車競爭的核心是實現動力電池技術的突破。如果不能掌握動力電池的核心技術,中國新能源汽車注定將舉步維艱。但是從目前來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過我們衷心希望我國能盡快實現電池技術的突破,新能源汽車才有希望實現彎道超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