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資本市場從來不缺少激動人心的故事,但今年6月發生的一件事還是在業內外引發了熱烈的關注。神州優車集團發起成立百億元的優車產業基金,并戰略投資小鵬汽車,在汽車和出行市場浸淫多年的“老司機”,終于把手“伸”向了造車領域。
但投資互聯網汽車并不是這家公司的終點,以打造人車生態圈為己任的神州優車,還會向造車產業鏈的上下游進行延伸。用神州優車掌舵人陸正耀的話來說,“想著再往前,或再往后走走”。
曲線造車背后的邏輯
神州優車的每一步動作,都出人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
2007年,出行行業的草莽時期,神州以租車為切入點進入市場。此后10年,汽車消費和自駕游在中國崛起,神州前瞻性的布局收獲回報,乘勢而上,終成亞洲最大的租車公司,業務覆蓋全國280多個城市,客戶超過2000萬。
2015年,網約車市場激戰正酣,C2C模式輕裝上陣,大行其道。神州卻上線了“步履沉重”的專車業務,雖然另辟蹊徑,卻淹沒在了燒錢補貼的喧囂里。但后來的劇情反轉證明,專業車輛、專業司機才是那道最堅固的護城河。
2016年,網約車前途叵測、人心浮動之際,神州優車卻宣布進入汽車電商和汽車金融領域,先后成立神州買買車和神州車閃貸,讓局外人不禁為其深捏一把汗。一年過后,神州買買車不僅站穩腳跟,還屢創紀錄,這時人們才明白陸正耀那句話的含義,“專車大戰已經結束,準備打下一場仗”。
僅過一年,神州優車的身影又出現在了互聯網汽車領域,成立產業基金曲線造車。這時,熟悉神州發展軌跡的人,不會再覺得意外。往回看,由租車、專車、賣車和汽車金融構成的產業鏈條清晰呈現。看似不相關的業務板塊,都在圍繞汽車及出行市場進行布局,而且環環相扣,節奏精準,幾大業務進入良性循環,產生協同效應,有穩定的正向現金流。
因此,投資互聯網汽車對陸正耀來說,是水到渠成之事。新勢力造車需要資金投入,需要量產,而神州優車有資金,有采購需求,還有渠道網絡和售后體系。曲線造車,深度挖掘平臺價值,何樂而不為?
不止是造車,延伸汽車全產業鏈
進入造車領域擴充版圖,已經功成身就。但獅子座的陸正耀并不滿足于此,而是“想著再往前,或再往后走走”。
因此,神州優車的戰略藍圖不止于造車,而是向著造車產業鏈進一步延伸。陸正耀說,神州系前端可延展到新能源造車、電池、電機、充電樁設施等純電動車相關項目,還包括無人駕駛、大數據等;后端則包括保險、保養、維修等。概括起來有三個方向,新能源車、汽車后市場和無人駕駛及相關的車聯網。
這正是優車產業基金的目標所在,未來再投3到5家新能源汽車,并投資具有前瞻性的汽車和出行產業項目。
延伸汽車全產業鏈,同樣符合神州優車的發展邏輯和對市場的精準把握。
新能源汽車是汽車產業的方向,全球汽車行業正面臨轉型升級新變革,新能源和智能化汽車以“疾風吹勁草”姿態席卷這個領域。今天的中國早在2015年已經成為新能源汽車產銷第一大國。
與此同時,汽車技術革命和互聯網技術革命,令整個汽車市場及汽車生態圈正經歷翻天覆地的變化,掘金汽車產業鏈上下游,并不斷延伸構建生態,才能準備好迎接充滿未知和挑戰的未來。
“我們的人車生態圈和產業鏈布局,要做到每一場景都不靠補貼,每一個板塊都有盈利能力,每一個商業邏輯都成立,每一個業務趨勢都看得到。”這是陸正耀的期望,其造車產業鏈的不斷延伸完善,終將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