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做銅箔20年,銅箔市場從沒像今年這么好過。”
3月21日,在東吳證券——高工產研新能源汽車產業投資策略會現場,諾德股份常務副總裁陳郁弼在題為“2017年中國鋰電銅箔市場供需分析”的主題演講中這樣表示。
陳郁弼介紹,目前銅箔主要有兩種分類形式。按照制造方法分,可分為壓延銅箔和電解銅箔,壓延銅箔具有較好的延展性,但制作成本高且制作工序復雜,電解銅箔同比壓延銅箔,具有制造成本優勢,也是目前鋰電銅箔的主要制作方式。
按應用可劃分為三類,即:PCB/CCL用電解銅箔,鋰電池用銅箔,屏蔽用銅箔。其中PCB/CCL用電解銅箔量占70—80%、鋰電池用銅箔量占20—30%。
數據顯示,至2017年年底,應用在PCB/CCL上的全球標準銅箔總需求量達43.23萬噸,未來復合增長率在10%左右。在鋰電池應用上,至2017年年底全球鋰電銅箔總需求量達12.38萬噸。
結合目前的銅箔產能情況,陳郁弼預測,至2017年底,全球標準銅箔總產能將達42萬噸,電銅箔總產能將達11.01萬噸。銅箔目前存在一定缺口,標準銅箔依舊呈供不應求的局面,缺口為3%,鋰電銅箔供需不平衡現象更加嚴重,缺口達11%。陳郁弼笑稱做銅箔20年,銅箔市場從沒像今年這么好過。
面臨巨大供需缺口,能夠進一步擴產,順應市場需求調整產業結構的銅箔企業,必將最大限度搶占市場先機。但目前的銅箔擴展之路卻遭遇瓶頸:
環評時間長,銅箔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廢水,但目前國內外環保意識強化,環評周期長,環節嚴格復雜,企業順利通過環境評估難度大;
關鍵設備訂貨難:目前銅箔主流制作方式為電解銅箔,其后處理供需中的關鍵器械由日本制造廠商壟斷,缺貨嚴重。各國近幾年興起的銅箔器械廠商雖也可承接業務,但與日造相比在制造工藝和產出效果上仍有差距。
資金需求大:目前,擴建產能1萬噸的工廠,企業需預備6—7億元資金,資金用度項目包括場地、設備、原材料、人工等,行業門檻高,實力缺乏者難以承擔。
人才缺乏:技術型人才有限,銅箔制造對人才要求極高,目前銅箔從業十年以上的綜合型人才難尋,出現投資人、管理人員不懂銅箔,技術人才只事單一生產的尷尬局面,嚴重遏制了銅箔擴產、調整的步伐。
即使發展、轉型條件嚴苛,在市場風向標的指引下,加緊步伐部署擴產和上線鋰電銅箔生產廠成為國內銅箔第一梯隊企業的戰略方向:
陳郁弼透露目前全世界做鋰電銅箔生產的企業共計7家,其中中國有5家,分別是諾德股份、靈寶華鑫、東莞華威、撫州、安徽銅冠。
來自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電子銅箔分會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銅箔預計新增產能6.9萬噸,其中鋰電銅箔5600噸,但陳郁弼預測:“實際上,(預計新增產能)至少有一半是產出不來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投產進度慢,另一個是良率不夠。所以,今年的銅箔供應仍將十分緊張?!?/p>
2016年12月中旬,諾德股份董事長王為鋼在接受鋰電網采訪時也曾表示,鋰電銅箔新建產能大量釋放推估要到2018上半年,依據市場預測的新能源汽車成長性看,屆時市場仍將存在較大的鋰電銅箔需求,取決于市場供需的銅箔價格或將持續上漲態勢。
對于王為鋼和陳郁弼的分析,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的判斷是,2017年,鋰電銅箔的供需還將繼續趨緊,價格也將呈現一定程度的上升,但從長期來看,隨著新增產能的逐步釋放,銅箔價格將會趨于穩定。”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
